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佛偈名句40句文案

2023-09-23 14:09:38 来源:精选佛偈名句40句文案 点击:59

佛偈名句

1、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佛偈名句)。

3、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佛教里的慈悲本身就是爱的升华,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无法大彻大悟。

6、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佛教经典名句篇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7、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8、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9、“不是那个意思,嗯……怎么说呢……比方说,我们看老外,总觉得他们长得很相似,而老外看我们亚洲人,往往也很容易搞混。”小叹解释道,“而觉哥属于另一个极端。他就是那种可以把小黄人(出自于克里斯.雷纳德执导的《卑鄙的我》,由两位主人公格鲁和纳瓦利欧博士用变种dna、脂肪酸和香蕉泥组成的胶囊状生物)的外貌和名字逐一分辨出来的人……就算你把两只同品种的刺猬放到他面前,他也能考究出哪只比较帅……”----《惊悚乐园》

10、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这就是人生。

11、白陶罐盛上清水,插上初绽的桃花枝。惟愿无事常相见。《眠空》

12、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大方广佛华严经》

13、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4、人类的执著,一直到断气,眼睛都没办法闭起来。

1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6、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7、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待此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然今生有幸得闻佛法,何不自度度他,若是此生不努力,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待得重入六道轮回,受苦受难之时,连接触佛法的机会都没有了,此身又如何可度啊?

18、“每至寺观,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欲得公墨妙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多设佳纸……至日暮笔倦,或案纸尚多,即笑语曰:日暮矣,恐小书不能竟纸,或欲斋名及佛偈,幸见语也。”

19、恒和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这回相见应相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回头又别离,抬头看人海茫茫,去不断,来无际,人生是结缘,不是结怨。

2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佛说四十二章经》

21、不垢不净是对于执着性空,厌离幻相所说。断了见思烦恼,脱离了执着,可是还有分别。佛法中有二种生死,第一种是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六道轮回,以不同的身份,地位,长相,性格,一段段的生死。第二种是变异生死,就是我们说断了见思烦恼,脱离了执着,一般是讲阿罗汉,辟支佛,初地菩萨修行有了功夫,但是所知障还没有破除,乘愿回三界,继续修行,这个阶段,寿命,身体,皆可以自由变化,没有一个标准的限制。我们说垢净,有垢就有净,脱离了人我执著,还有法我执著。在这个阶段,阿罗汉,辟支佛,初地菩萨,还有非常非常细微的意识,这个意识能量中的生死,念头的生灭,也是生死。菩萨有五十二个阶段,分别是十信心,十住心,十行心,十回向心,十地心,等觉,妙觉。小乘中的阿罗汉,辟支佛,等于十地中的初地菩萨。也就是修行菩萨的第四十个阶位。十地菩萨中,到了八地菩萨,到这个阶段,叫做不动地,也就是不退转法身,我们不得已用俗世的讲法,就是预备成佛,这个时候就破了烦恼障,所知障了。也就是真的不垢不净了。所以在八地菩萨以下,有许许多多生生世世修行的罗汉,菩萨,有的会来到世间,继续修行,我们听说过有许多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都是如此。

22、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23、但早在唐朝時,有人請教高僧宣鑒和尚,“佛是什麼?”宣鑒回答的很客氣——“佛就是幹屎橛!”這下把大家嚇壞了,怎麼這樣侮辱佛祖呢?

24、修行要心存众生,志在天下,忘我地去修,去炼,去爱众生。

25、  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27、还有一层意思,即周旋于很多女人之间却没有任何纠缠问题。

28、宝玉的偈与曲子,从禅学上来讲,境界都不高。因为那毕竟是他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他所说的:“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不是一种空的境界,因为他还想到了立足,而无可云证,是有对方存在的,也是一种“有”的境界。他的《寄生草》,最后的归结也是“真无趣”,本身也不是空,而是对烦恼的感知。这种情况,对佛学有所了解的宝钗和黛玉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黛玉给他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个境界,差不多就是“无”的境界了。贾宝玉也是极端聪明之人,看到这两句,大概立既就明白了自己的禅学比薛林二位还是差了一点。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1、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32、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不明白,有些事情不过是我们逐渐看淡,所有的一切,其实也就顺其自然了。

33、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4、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5、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经历,无论悲喜,都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待那时,即使青春不再,年华已逝,也终究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3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7、这个智慧是被佛教列为最重要,般若思想就是大智慧才能够到彼岸,智慧才能够到彼岸,彼岸就是解脱,就是解脱。

38、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9、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