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俗语41句文案

2023-11-21 10:18:09 来源:精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俗语41句文案 点击:59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俗语

1、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那么多俗语的来历都很有意义,不禁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俗语,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意思,还要知道典故,真是“学海无涯”。

2、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3、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于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形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4、“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

5、原意为:“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6、这里的“为”要念第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

7、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

8、并非指一对夫妻经济条件差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9、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10、  吕蒙正求斋不成,恼恨秃驴如此戏弄他,使夫妻俩饿了肚子。当他满腔懊恼回到窑门外,见男女足迹混杂,更顿生狐疑,以为贫寒无力供养妻子,眼看娇妻也留不住了。这是他的自尊心与自卑心理的交迸。进门之后,翠屏满腔热情,嘘寒问暖,端来热稀饭让他充饥,更增添秀才的怀疑,招来一句“此米不干净”,并被诓出窑外辨足迹。这吕秀才一股文人的酸味散发无遗。

11、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这一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示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12、后来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很有意思,虽然逻辑上不通,不过还是有个意思在。

13、   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在当时很名贵,荆山玉后来就渐渐传成金镶玉了。

14、由“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传说演变而来。

15、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16、故事简单概况就是秦琼为搭救起义的江湖朋友,

17、传说古代黄河附近有个人叫柳生,能模仿各种鸟叫,并且让人难辨真假。其母生病,为了救母,柳生将自己卖给对面村的一个黄员外。这个员外有个漂亮女儿叫黄莺,十分喜欢小鸟,尤其喜欢听一只金丝雀的鸟声。但是鸟寿命有限,过了两年这只金丝雀死了,黄莺十分伤心,每天以泪洗面,即使黄员外又买了一只金丝雀也无济于事。柳生早已心慕黄莺,于是躲在花丛里,学已死金丝雀的叫声,哄黄莺开心。黄莺小姐发现了,便知道了柳生的存在,然后柳生每日学鸟叫,引来许多鸟和黄莺同乐,两人便这般日久生情。但是却被黄员外发现了,叫人把柳生打个半死,然后抬去黄河丢掉。那黄莺听说后,血气攻心,一条命便没了,从她心口跳出一只单翅的小鸟,不会飞,不会叫,但却超着黄河的方向跑去。在黄河岸边还有一口气的柳生看到小鸟,看到小鸟便咽了气,被甩下了黄河,结果心口也跳出一只单翅的小鸟,和黄莺变成的那只小鸟合在一起。那鸟儿唱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歌,飞向那属于他们的幸福。这小鸟儿的叫声美丽无比,众人都被它的啼叫声吸引了。后来众人便说,那会唱歌的鸟便是柳生的心变的,而那不会唱歌的鸟便是黄莺的心变的,两人真心相爱死后也变化成了鸟儿,人们便把这种鸟儿称做比翼鸟,从此世上便有了比翼鸟了;也有人被柳生的毅力打动了,便道: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是下定了决心做某件事。世上便有了这句话了!

18、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

19、如果不活出人性本善的真实自己,必会与天地自然之道相悖,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当然是“天诛地灭”。

20、   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是指狗身体的特点,“屁”象征污浊,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就以“屁”字来比喻了。 

21、“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

22、一次,公公出门做生意去了,不在家。偏巧这时,媳妇做饭时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口砂锅,她怕婆婆知道后又要吵骂,便偷偷把砂锅扔了。过了几天,婆婆发现家里少了一只砂锅,就问媳妇砂锅怎么没了,媳妇见瞒不过去,就如实说了。婆婆一听非常生气,打碎了东西,还敢隐瞒,以后还不知要瞒多少事呢!两人又大吵一架,这次没有公公调解,事情没法收场了。

23、古代滑稽清才安鸿渐特别幽默与滑稽,他十分害怕老婆,他岳父病故,两人前去吊唁,在路上他们就开始大哭。他老婆为人特别严格,见老公光哭而没有眼泪,觉得奇怪问为什么?安鸿渐回答说用帕子擦了,其妻特别嘱咐见了棺材一定要掉泪!

24、因为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

25、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所撰《隋唐演义》记载:

26、从“度”到“毒”,无非是一些小人的自我安慰用法,结果还流传的这么广,岂不让人唏嘘。

27、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28、(示例):我们必须绞脑筋。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

29、(典故):“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已经少用砂锅了,有砂锅也缺少煮菜实践,更无打破砂锅的经验,当然不解“纹到底”了。

30、正确的写法是:“床笫之私”,而非“床第之私”。

31、原句为“有眼不识荆山玉”,出自《韩非子·和氏》。

32、以下15则被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俗语,您了解多少?请一起过来看看吧!

3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是“裨将”的谐音,

34、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35、原为“床笫之私”。要注意,不是“第”而是“笫(zǐ)”。是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

36、原句是:“打破砂锅璺(wèn)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之后,其裂纹会一直裂到底部。

37、“狗屁不通”。本是“狗皮不通”,狗表皮无汗腺,

38、好自私的一句话。误解的关键在于对“为”字的理解。实际上,在这里“为”应读作二声,不是四声。四声的“为”,是为了自己;二声的“为”,是作为的意思,“为己”即做最真实的自己。

39、正兵安排好了,余下来的就是奇兵,关键的时候用。

40、白居易曾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