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国学经典大全集53句文案

2023-08-28 15:40:40 来源:精选国学经典大全集53句文案 点击:59

国学经典大全集

1、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意。因此,世上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2、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3、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静:因为我们的心容易心猿意马、欲念纷飞、心神不宁,故修炼禅静之功,乃人生乐事。

6、第26部《日知录》顾炎武(明末清初1613-1682)

7、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8、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当时作者编写此书,不仅是为了大学教学上的需要,还有个明显的目标,就是想从中总结出一些历史的经验,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他说:“颇希望读了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文化现象,略有所知,因而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国学经典大全集)。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0、本书最可贵的是对经典的定位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至少是相当客观的。诚如叶圣陶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中国经典不计其数,初学之下难窥门径,而朱先生是个识得经典的人,由他先解说一再读经典便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11、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12、三个朋友交三个朋友。朋友是直的,朋友是体谅的,朋友听多了,就好。

13、在六十多年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的问题了。而在我们谈“文化自信”的今天,我想这个问题已经有解,那就是回头看,向内看,向经典看。

14、礼记是一部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而成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记录着先秦礼制、体现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儒家经典书籍,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6、《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17、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国学的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尊严所在。

18、一年的计划在春天,一天的计划在早晨。萧铎,南朝人。

19、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20、还有1000+期好书精讲、1500+期大咖说、400+期听外刊、全年24种三联有声MOOK、30+种全网优质播客……以及每周会员日,放送更多活动权益!

21、安:修炼至此,身、心、灵已安定,因为家人齐心,夫唱妇随。和谐家庭,人人羡慕。

22、那就是鹿的碧玉,只进入森林。君子几,不如舍得,为小气。

23、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留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24、一部可供广大读者参考并自修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

25、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bèi)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26、第23部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

27、《传习录》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传习录》后来风靡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28、他醉心于女人,与学者无关。在男人身上,尤其是在女人身上,没有模糊;女人是没有模糊的。

29、第25部《焚书》李贽(明代1527-1602)

30、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31、第6部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

32、《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4、第26部《日知录》顾炎武(明末清初1613-1682)

35、第21部《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1019-1086)

36、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xie)矩之道”。

37、吕思勉写的中国通史,上半部是专门史,如社会、文化、家庭、土地、经济、政治、军事等从古至今的专门史,下半部是通史。

38、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xie)矩之道”。

39、☛语文1-6年级(上册)单元、月考、期中、期末测试卷

40、《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41、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42、垂死的鸟儿悲伤地歌唱;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好的。“论语”

43、5000年国学之魂,不读它们,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红楼梦》你都无法读;

44、第15部《嵇康集》嵇康(三国·魏约223-约263)

45、《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46、第15部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

47、论衡校释孙子兵法论正明夷待访录裴注三国志文心雕龙注

4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9、 拥有诗情、禅意与古典美学的陶冶,行走世间,风雨不惊心:

50、有远大理想的人,没有生存要害人仁,就得**要成仁。

51、☛(预习)小学语文1至6年级(上册)资料合集

52、《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