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卡夫卡是什么主义66句文案

2023-09-20 10:27:40 来源:精选卡夫卡是什么主义66句文案 点击:59

卡夫卡是什么主义

1、——那么,后现代主义则不同,要去“填充”这个空无,因为无法忍受此空无的空洞性:或者以“污浊的现实”去填充,如齐泽克等人的思考,这是亵渎的普遍性,既然崇高的空无之为空无也是空寂的,倒不如回到污浊的现实,更能体会到个体自身的短暂有限性与存在感,肯定个体的有限欲望与享乐;或者以佛教的悖论去填充,烦恼即菩提,神圣空无与亵渎罪恶同在,二者的区分只是在于“自我的舍弃”(这是东方式的填充,如同日本佛教的绝对空);或者,有着“虚拟的填充”,如科幻电影在虚拟空间的短暂满足,用技术不断打开混沌与外太空的空间,这是对敞开的填充,因为无法忍受外在的无名性。(卡夫卡是什么主义)。

2、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卡夫卡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

3、小说第二章提到巴纳巴斯带来了克拉姆的信,信中开头是这样说的:“尊敬的先生,如您所知,您已被聘用,为伯爵大人效劳。“这显然是一份聘用书。用常理去推测,如果K是以土地测量员的身份来到城堡的话,应该是有任命书的。但这个假设在小说文本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持,如果我们按照常理来看,不管是有口头的聘用邀请或者一个书面的非正式的文件,它都应该在K的身份被否定的时候就拿出来,然而小说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拿出来这样一个证明。因此主人公最基本的身份其实是受到质疑的,而且这个质疑是通过文本本身的自我否定去达成的一个否定的结构。

4、在形式上,现代主义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大量运用梦境、心理时间、黑色幽默以及魔幻、意象、象征与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与人的性格。

5、卡夫卡式的诡异书写在于,必须从双重的虚无与无用出发。这是卡夫卡世界的双重折叠或双重击穿。内部封闭的世俗历史世界需要被打开一个可以穿越的“洞”,从而实现卡夫卡对于生命的自然化还原——动物生命与自然生命,打开逃逸之路,外部世界的超越来临,也带着危险,而且拯救者也已经退出、远离,但此远离又启发了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保存的余地。外部超越的弥赛亚王国则需要自身撤离,撤离得越远越好,并不直接进入世界,而是后退到世界诞生之前,再次进入混沌,反而可以随着新的涌现,再次进入世界,如同喀巴拉神秘主义的创世回撤,或者就如同《一条狗的研究》中那只接受空中粮食、修炼音乐科学,可以重新长大的小狗。

6、不管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会有意无意地从卡夫卡的生平履历中去寻找解读他作品的钥匙。那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切入《城堡》的解读,首先要去了解卡夫卡的生平中哪些关键的元素与他的作品会息息相关。

7、在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细节的存在是为了更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烘托人物形象,凸现典型环境;而在卡夫卡的表现主义小说中,真实细腻的细节最终是为了反衬整体生存处境的荒诞和神秘。最终卡夫卡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陌生的世界最终隐喻了现代人对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陌生感,隐喻了现代人流放在自己家园中的宿命。

8、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9、第二个问题正好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其实卡夫卡受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挺多的,但是这在他作品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直观。我们能找到的非常明确的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应该就是一个叫《中国长城建造时》的短篇,以及它后面出版时,夹杂的一个草稿《往事一页》,可以把它视为《中国长城建造时》的一个前传。

10、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11、我们这儿新来了一位律师,他是布采法卢斯博士。从他的外表几乎看不出他做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战马时的样子。当然,了解情况的人会发现一两个地方。几天前,在前院的台阶上,我亲眼目睹一个很平凡的法院门房以定期看赛马的人才会有的专业眼神,满心佩服地注视着那个律师高抬脚步拾级而上,脚踩得大理石台阶噔噔作响。

12、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13、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猎人格拉胡斯》中,写了这样一段死后再生的猎人格拉胡斯与一位市长的对话:

14、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

15、对于我们每一位读书人,每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人,很多时候当我们对现实、对社会、对各种各样的话语与现象感到无力的时候,或许阅读与写作,就是我们与现实对话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16、仿佛整个作品都在告诉你,不要读。就像卡夫卡的的遗嘱一样,不要读,不要去理解。

17、说到“走心”,想知道卡夫卡的“心”是怎么“走”的,就必须先了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从他的许多文章设定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主人公被社会群体排斥、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而且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缺乏自信的态度,而这其实也是卡夫卡人格的真实写照。卡夫卡对生活常怀着恐惧、乃至绝望的心理,这不仅是因为他天生内向,家庭环境与经历也是一大因素。在《判决》中,卡夫卡将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叙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商人如何在父亲的逼迫与不信任下恐慌不安,乃至跳河自杀的过程。年轻人照顾父亲起居时和他聊起自己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朋友,却被父亲怀疑,在争论中父亲流露出对他插手公司事务表示不满,甚至鄙夷他即将到来的婚姻,甚至通过他的朋友来监视他。这使年轻人意识到他年迈的父亲还是那个独断专横、吹毛求疵的“巨人”,巨大的压力与绝望的心情下,父亲的一句“我现在就判你溺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篇《十一个儿子》通过从父亲的口吻描述儿子,展示了父亲与儿子间互相不认同的复杂状态。卡夫卡在他欲寄而未寄的致父亲的长信中也多次提到他父亲“太过强大”,对他要求太高,乃至无法达到,进而萌生愧疚,显得更加怯懦,父亲更为不喜。这样一颗无所适从的“心”决定了他看到的是近乎病态的黑暗,想要“表现”的是社会关系的诸多弊端。

18、谢德庆露宿街头一年,其间不进入任何建筑物或遮蔽处,只有一个睡袋。当“被监禁”和“无家可归”成为一种看似主动选择的状态——谢德庆以此方式检验个体意志的极限。

19、另外卡夫卡的一些作品出现了比较隐晦的中国元素。比如《在法的门前》,里面的守门人带有达达式的小胡子,其实它是影射了当时欧洲人对东亚的理解。以及在其他的短篇小说中,比如说《在流放地》,有一些关于中国用竹筷子的非常简单的影射。我认为卡夫卡的生活受到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一些。关于卡夫卡跟中国的联系,我还是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卡夫卡与中国无用的文学》,作者是夏可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前年出版的,里面有非常详实的史料和文本分析。

20、涉毒 红色 偷窥欲 陈忠实 上帝视角 狂吐 

21、将布采法卢斯博士表现成不可表现的人,卡夫卡间接透露出他对言语能否表现世界,艺术能否表达真理的深深怀疑。他有一条格言说道:“艺术在真理周围飞舞,下定决心不能被烧掉。”小故事《陀螺》突出表现了上述怀疑。

22、关于卡夫卡的《城堡》,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堡的原型就是他原先工作的那家保险公司。这家保险公司的建筑也是在城里面,看起来也很像一座城堡。他当年的工作据说是做得非常好,有学者研究过他的工作记录档案。其实卡夫卡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止于脱离实际的文学工作,反而也包括了保险这种非常容易涉及到与人冲突的工作。从我们目前所知的来看,卡夫卡还是一个非常热心于下层阶级的利益的人,他曾为受伤的工人争取到了理赔。可以说他是一个在现实中也很具备能力、非常有人性的人,想必也见识过了很多人间的酸甜苦辣吧。

23、然而,卡夫卡虽然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折中平衡,他还是偏得离现实主义稍远一点。把变形后的格列高尔称作“甲虫”,翻译者和我都做了点假。卡夫卡用的是个模糊得多的词Ungeziefer,意思是“害虫”,其中包含有害、让人厌恶的意思,而不是指某种实际的虫子。如果我们读得认真点,可以发现小说里的描述其实并不怎么合理。如果他的腹部拱起来了,那么他爬行的时候,他那细小的腿怎么能挨到地面呢?还有,卡夫卡曾对他的出版商强调,这只“昆虫”(他在一封信中用的就是这个词)画不出来,也不要画出来。结果,《变形记》的封面插图画的是一个年轻人,他从通向一间黑屋子的门口步履蹒跚地走开,这个意象与书中哪一件事都对不上号。康拉德(《“白水仙号”上的黑水手》(1897)的序言里)写道:“我的任务……首先是让大家看到。”卡夫卡不像康拉德,他的目的不是让大家看到,而是让我们在试图想象小说中的情景时感到大惑不解。

24、例如,我相信哈姆雷特,但我不是很肯定地相信……我可能要作出一番努力才能相信,哈姆雷特的鬼魂。但我不是很肯定地相信丹麦的宫廷,相信那些诡计;我不相信。说到麦克白,我相信麦克白,我相信麦克白夫人;我愿意相信那些帕西——她们也是女巫——但我不知道我是否相信那个寓言。呃,这大概是一个例子吧。至于所有的作家,一个人必须这么想:他们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种状态下写作的;他必须把他们放到文学史里面。这样他就可以,呃,原谅,或者容忍某些事情了。然而,在卡夫卡这方面,我相信卡夫卡是可以超越他的历史环境来阅读的。我们看到非常重要的两点: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是在一四年战争期间完成的。曾经发生过的最可怕的战争之一——肯定令他饱受了折磨——。而且,他又是犹太人;反犹主义已经成形。他住在奥地利,呃,在波希米亚,当时还是奥地利的一部分。他死于柏林,我相信。所有这些情况,生活在一个被围困的国家,一个起初获胜而最终战败的国家。这一切应该都回响在他的作品里,然而,如果读者对此不了解的话是注意不到的;因为这一切全都被卡夫卡改头换面了。然后是另一件事,更稀奇的事;就是卡夫卡是表现主义者的私人朋友。那些表现主义者主导了本世纪最重要的美学运动;比超现实主义,或立体主义,或是区区未来主义,区区意象主义要有趣得多。呃,那可以算是文学艺术的某种全面革新。也是绘画的;我们可以想到恩斯特·巴拉赫1或科科施卡或其他人。卡夫卡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写作;他们在持续不断地更新语言,编织隐喻。或许可以说表现主义最伟大的作品是乔伊斯的著作,尽管他不属于这场运动,他写作也不用德语而用英语;或者说用他的英语,那是一种非同凡响的英语——一种独一无二地以复合词语构成的英语。呃,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了这两件事:表现主义,伟大的文学运动,卡夫卡曾在两本刊物之一上发表过;我不知道是在DieAktion3还是在Sturm4上,那是两本表现主义刊物。我当时订阅过它们,我说的是191917年。

25、卡夫卡实际上是捷克人,但是各种介绍都说他是奥地利作家,因为当时还没有捷克这个国家,奥匈帝国是当时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国家,它包括后来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半个波兰、半个南斯拉夫,意大利的一部分也属于奥匈帝国。卡夫卡就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犹太人真的很厉害,我最喜欢的几个作家,像卡夫卡、茨威格都是犹太人。

26、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与悖离,它们都用非理性主义作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现代主义文学想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与范式。

27、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28、刘健:其实我刚才在想,对于卡夫卡如此短暂的一生,我们是否要区分早期、中期和后期。在《变形记》里,小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读者放弃了去思考或者去追问,为什么那个人变成了一个甲虫?他一直也没有告诉我们,他抗拒去告诉我们,甚至主人公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他本人都没有去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就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这么诡异的一个设定。这可能是卡夫卡的一个特点,我觉得这点在他的长篇小说中是比较明确的,比如《诉讼》以及《失踪者》。

29、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30、因为人病得更重、更不稳定、更加多变,不像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那样特征分明,所以毫无疑问:他是唯一有病的动物。

31、在作品《笼子》中,谢德庆什么也不能做,没有任何的娱乐消遣,没有任何交流,有的只是消耗实在又虚无的时间。他每一天留下一幅生活快照,从第一天直到走出笼子的第365天,留下时光走过的痕迹。365幅照片和365道刻在床后墙上的痕迹,就是难熬的365天的时光印痕。涵义世界是一大笼子,满足食欲之外的一切需求都源于孤独,孤独无时不在。

32、刘健:我觉得能提到《判决》,可能这位书友是一个资深的卡夫卡研究专家,如果他指的是那个非常短的短篇,而不是《诉讼》。这一篇是比较冷门的,也是比较卡夫卡式诡异风格的作品。至于如何理解作品,我举一个例子吧。德国文学专业大一的文学课上,有一个推荐读物,一本一百多页的书,叫《判决以及用十个文学理论分析》。其实这十个文学理论都没有给出任何一个阐释。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从心理学角度,从社会历史角度,或者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去分析《判决》的意义构成以及叙事方式。这也是我一直试图向大家说明以及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要去分析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能要比去分析这个作品到底讲了什么更有意思。

33、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卡夫卡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非职业性、非名利性、私人性。

34、为什么卡夫卡如此令人着迷?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的的判定,正如卡夫卡的作品解读,众说纷坛,比较受欢迎的观点是认为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以及认为卡夫卡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35、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36、关于卡夫卡死后作品被发表这个事,如果把我代入到卡夫卡,我也会觉得像是别人窥视了我的朋友圈一样。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看到他的私人性,他的读者不友好性。这个其实也是在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一个可能,即当你的写作是不面向客体而面向自身的时候,它就会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瑰丽风景。

37、当时我第一次读到卡夫卡的文字:我是如此麻木,他在我看来纯粹是很温驯的样子,有点平淡;因为它周围是表现主义者们各式各样的词语华彩(笑)。呃,其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也就是说,卡夫卡会成为我们这个备受折磨的世纪的经典伟大作家。很可能在未来他还会被人阅读,那时人们不会特别清楚他是在二十世纪初写作的,他是表现主义的同时代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时代人。所有这一切都可能被遗忘:他的作品可能是匿名的,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配得上是这样。那是一个作品能够要求的最高奖赏,不是吗?呃,只有不多几本书能达此境界。当人们阅读《一千零一夜》的时候,人们便接受了伊斯兰教。人们接受那些世代编织的寓言仿佛它们是出自单独一个作者,或者不如说,仿佛它们没有作者一样。事实上,它们既有又没有作者;因为某件由世世代代如此雕琢,如此打磨的东西已经不归属于任何一个个人了。现在,在卡夫卡这方面,很可能卡夫卡的这些寓言已经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了。很可能发生在《堂吉诃德》身上的事也会发生在它们身上,不妨这么说:人们可以失去《堂吉诃德》的所有版本,无论是卡斯蒂语的还是翻译的;全都可以失去,但堂吉诃德的形象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38、“我,”猎人回答,“我总是处于通向天国的阶梯上。我在那无限漫长的露天台阶上徘徊,时而在上,时而在下,时而在右,时而在左,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我由一个猎人变成了一只蝴蝶。您别笑!”

39、有位哲学家总是在孩子们玩耍的地方遛来遛去。一看到哪个男孩有陀螺,他便守在那里不走。陀螺刚刚转起来,哲学家就盯住它准备抓住它。孩子们大嚷大叫,竭力不让他碰他们的玩具,他可不理会他们。要是陀螺还在转的时候被他抓到了,他就会十分高兴,但只是高兴一小会儿,然后便将它扔到地上走开了。他认为,认识任何一件小东西,比如说一个旋转的陀螺,就足以获得普遍的认识。所以他从不花时间研究大问题,他觉得那样划不来。如果能真正认识这最小的玩意儿,那也就认识了一切,因此他的时间只花在旋转的陀螺上。只要有人做好准备转陀螺,他就希望能成功。于是,每当陀螺一转起来,他就跟着陀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的希望变成了确定的事。但是当他将那件无聊的木头玩意儿抓在手里时,就觉得厌恶。孩子们的叫嚷,他之前一直没有听到,此时却突然冲进他的耳朵里,将他赶走了。他摇摇晃晃地走了,那样子有如一鞭子抽下去但是抽鞭子的手法不高明时转动的陀螺。

40、刘健: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卡夫卡与他的《城堡》。今天的我其实不是以卡夫卡研究者的身份,更多的是以卡夫卡读者的身份来做一个分析。

41、饥饿是艺术吗?一个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峋的「饥饿艺术家」,被关在笼子里,点食不进,有时向人展示他消瘦的胳臂,有时又陷入沉思,谁也不理,这是艺术吗?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叙述一位艺术家以饥饿为他的表演艺术,虽然在当时这样的表演造成轰动,但人们总还是不理解,只不过是取个乐,赶个时髦而已。有些还认为他是个术士郎中,一定有什么偷偷进食的方法,或轻松忍饿的秘诀。

42、写完《判决》两个月后,卡夫卡开始写《变形记》。如果说前一部小说是以现实主义的形式开始,继而转入表现主义的形式,《变形记》则同时运用了两种形式。

43、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44、徘徊在通向天国的阶梯上的格拉胡斯可以看成卡夫卡本人的化身,卡夫卡也正是一个出入于现实世界和幻象世界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真实与幻象纠缠在一起,是无法分割的统一世界。单纯从现实的角度或单纯从幻象的角度来评价卡夫卡,都没有捕捉住卡夫卡的精髓。他所擅长的是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就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相反相成的两个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通过精致入微的画面使之可信),二是大胆的向神秘主义的转换。卡夫卡的本领在于他的小说图像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然而,他的细节描写又是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着非常精细入微的描写。小说场景的处理也极其生活化。比如他的《在流放地》,关于杀人的行刑机器以及行刑的军官最后给自己执行死刑的构思都具有荒诞色彩,但是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卡夫卡又充分表现出细节描写的逼真性,对行刑机器以及行刑过程的描摹更是淋漓尽致。而另一方面,这种细节描写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描写又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45、社会现实是一个使人异化的存在,格里高尔为了生存而整日奔波,但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社会甚至家庭、人伦都使他感到陌生,最终他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被社会与家庭抛弃。这就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生存处境的变形化的写照。卡夫卡以一个小说家的卓越而超凡的想象力为人类的境况作出了一种寓言式的呈示。现代人面临的正是自我的丧失和变异,即使在自己最亲近的人中间也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人与自己的处境已经格格不入,人成为自己所不是的东西,同时却对自己这种异化无能为力。而这一切,都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某种本质特征。《变形记》因此也摹写了人的某种可能性。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就是卡夫卡对人的可能的一种悬想。在现实中人当然是不会变成甲虫的,但是,变成大甲虫却是人的存在的某种终极可能性的象征。它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的最终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写的是人的生存现状。因而,当格里高尔本人和他的家人发现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时候,都丝毫没有怀疑这一变形在逻辑上的荒诞,而是都把它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实接受下来。卡夫卡的写法也完全遵循了写实的原则,仿佛他写的就是他在生活中亲眼目睹的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读者也完全把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作为一个我们自己的生存处境的写真而接受下来。

46、我认为是也不是。我在一开始提到的,我们可以把《城堡》理解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作品,去中心化显然是符合洋葱的模型的。但《城堡》的叙事结构不仅体现了洋葱的叙事去中心化,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抗拒性和否定性的叙事方式。

47、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卡夫卡的创作就引起了西方文坛的关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20世纪作家所能创作出的最振聋发曠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持续的“卡夫卡热”。美国女作家欧茨称“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时至今日,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人物”。卡夫卡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第一人,欧美各种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48、刘健:《在法的门前》很有意思,被放在了《诉讼》里,但是我觉得它的内容非常像《城堡》。关于寓意,我觉得可能对它的解释跟刚才《城堡》一样,各家都说的有理,我个人的解读可以用李宗盛的一句歌词来表达,“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49、卡夫卡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地窖一样的处境中沉思冥想的内心写作方式:

50、卡夫卡是著名的奥地利作家,在他生前并没有很出名,但在他死后,由好友整理并发表出来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影响力包括现代在内的好几代作家。

51、检索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并没有那一画派或风格是「饥饿艺术」或被称为「饥饿艺术家」。就艺术的定义︰古代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是一个祭典,是一个仪式。埃及的艺术特性在几何规律和观察自然,常出现装饰性强的浮雕与壁画。希腊的雕刻和建筑讲究比例的匀称、和谐,强调人体的优美、典雅。中世纪艺术则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着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以象征手法描绘对宗教的信仰和尊崇,而不是临摹再现。文艺复兴发展出理性科学的绘画体系,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充满人文主义色彩。此后的欧洲艺术更发展出多元的局面,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后更是流派纷呈,及至十九世纪末的一场现代艺术革命,塞尚不把传统的绘画方法当做天经地义的东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达达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杜尚在1917年展出了他著名的作品《泉》,一个被钉在木板上的小便壶。波普艺术将艺术生活化,把商业广告和日常用品搬进美术馆,这时艺术不是一件供审美的对象物,艺术是一种观念。人们的行动、行为本身就是艺术,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本身就构成艺术,60年代的行为艺术将物品转变为事件和行为即为艺术。

52、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53、从上述三个引文可以看出对卡夫卡的评价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卡夫卡的作品首先是似乎难以理解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众多的批评家进行阐释,更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甚至很难分辨出这些阐释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阿多诺本人甚至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尝试持以贬斥的态度,他认为这样的阐释几乎是对卡夫卡的侮辱。我们该如何理解像卡夫卡这样外表看似简单,而内涵又让人琢磨不透的作品?

54、卡夫卡的作品尤为如此,因此不如欣然接受他的种种规则,由外而内地走近他的戏剧,由表及里地理解他的小说。

55、刚才江老师提到卡夫卡的身份,我想到法国理论家德勒兹把卡夫卡归为一种“小文学”。我觉得这是对卡夫卡作品非常精确的评价,卡夫卡游离于任何我们已知的文学传统体系之外,所以我们在文学史上很难去定义卡夫卡和他的语言风格。

56、这是一种与喧嚣动荡的外部世界生活构成了巨大反差的内在生活,衡量它的尺度不是生活经历的广度,而是内在体验和思索的深度。

57、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

58、我们举办卡夫卡的《城堡》共读沙龙的初衷也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在一个小小的读书沙龙的议程设置中,去重读《城堡》,去感受到一种实时的共鸣。

59、为什么卡夫卡不是表现主义?德国有一个著名的纪录片《自我的呐喊》,总结了表现主义在绘画、文学、电影、建筑等方面的成就和艺术风格。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就已经很好说明了表现主义的要义:一种由于对自我的困惑和生存危机所引起的向外输出、寻求关注的呐喊。通过卡夫卡作品否定性的叙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卡夫卡以及他整个的文学创作都是不在主动寻求关注,所以卡夫卡的作品完全不是一种表现主义式的、自怨自艾的呐喊与求关注。

60、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61、一天早上,当格列高尔·萨姆莎从惊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吓人的甲虫。他仰卧着,背上是很硬的壳一般的东西;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就看见了隆起的棕色腹部,僵硬的肋骨拱起来,把它分成一块一块的。被子凑合着搭在肚皮上,好像马上要全部滑下去的样子。生出的许多腿在眼前无助地晃来晃去,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简直细得可怜。

62、那时读卡夫卡完全是怀着那种我必须看下去的心情去看的,要不然还能算是文艺青年吗?其实我当时读卡夫卡并没有特别深的感受,就像《城堡》这种小说,冗长极了,我记得看的过程中我睡着了七八次,但还是要坚持着看完,因为是文艺青年就一定要读卡夫卡。

63、我们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把这个命名为一种不可信的叙述者。《城堡》的叙述者似乎一直在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他前面所说的好像是事实,然而后面否定的语言同样出自同个叙事者之口,对这些文本事件不停地进行或是明确或是隐晦的动摇。《城堡》就一直处在这样一种稳定与动摇交织的叙事结构之中。

64、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65、这又是一个变形故事,只不过布采法卢斯变化的方向与格列高尔变化的方向相反。格列高尔从人蜕变成虫,布采法卢斯从战马进化演变成一个人,一名律师。他真的变了吗?“几乎看不出”他从前的战马生涯;仅有“一两个地方”将布采法卢斯和人区别开来;不过,他像马一样抬腿很高,他的脚步“噔噔”作响,仿佛他的蹄子仍然钉着蹄铁,而经常看赛马的人能欣赏他身上马的品质。当他坐着研读大部头的法律书籍时,他感到“胁腹”不受“骑士缰绳的控制”。如果再追问下去——比如说,要问他如何用蹄子翻书页,那就不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