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孔子论语手抄报图片78句文案

2023-09-08 14:56:50 来源:精选孔子论语手抄报图片78句文案 点击:59

孔子论语手抄报图片

1、后来,他在楚国做了大官,楚王给他的待遇非常好,出门就有上百的仆人、马车跟随,府中粮食也很殷实,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但是他却没有因荣华富贵而欣欣自喜,反而经常感叹,可惜父母去世的早,没有好好地孝顺父母、父母没能享福。如今,哪怕再想给父母百里之外去送米,也不可能了!和父母一起过好日子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当然,孔子讲这些话的时候,不是为了像我这样将它通俗化。比如“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一句,他主要是提醒执政者在到了一定年纪之后,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婪。(孔子论语手抄报图片)。

4、《论语》记录了孔夫子一生言论思想,文字简约含蓄,言简意赅,颇具形象又蕴含誓理,涉及各个层面,倍受摧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5、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6、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把中国人内心有唤醒了,明白了“孝”的

7、品味经典、修身养性。让我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做好一次次身心的穿越,以坦荡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学习,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充分地融入到清风明月、万里江天。这样,才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可以像孔夫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才可以找到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澄澈。

8、《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shu》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9、《论语》中有二章有关人性的记载,第一章在季氏篇,如下:

10、爱因斯坦说,他只吸取、抓住把学习和研究引向深人的东西,而把一切偏离要点而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东西统统抛掉。他说,凡是书上有的,他都不记,只记书上没有的。这就是将书中不能引向深邃知识的东西统统pass。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陶行知说过,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八十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

13、  晚上,我做完功课,妈妈拿出一本书对我说:“铭铭,你不是想学那些句

1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我,也就能够不离经叛道了。)

15、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6、“追溯往昔光景,手绘历史人物”棠中初一年级举办手抄报比赛

1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8、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19、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做,然后再根据做了的去说(这就可称为君子了)。”

20、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21、怀,去包容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我们不难发现,在饱经过几千年的风霜后

22、孔子是个知名度极高的历史人物,他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因此不论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还是他的生平事迹都被世人流传了下来。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孔子由近知远的故事、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相师的故事等等。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我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我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25、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这种春游习俗,历代相沿不衰,特别到了唐宋,更是盛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

26、犯错时的教育书,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总之,它就是教你人生之道。

27、  《论语》中的许多的词句都是发人深思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28、 明白了某些道理就是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不要不懂装懂。不懂要敢于请教别人。这才

29、  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麻沙、乜邪遥迢、由求

30、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4、孔子以子为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孔子曾带领他的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见闻。晚年时期回归后,孔子仍旧继续他讲学事业,培养学生,同时他还对六经等古籍进行整理和修订。而世人皆知的《论语》不是孔子自己所著,是由他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书中有不少可供人学习的孔子典故或孔子的言行。

35、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36、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主张依照礼仪和本分行事,“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

37、在从头开始,好好地读读《论语》吧,里面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经典名言或

3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忙自我培养仁德。)

40、译文:孔子说:“没有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没有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扩展资料:论语节选

41、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2、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

43、《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

44、子贡说:先生的文章我们都听过。夫子关于天性和天道方面的言论,我们很少听到。

45、历史手抄报图片清晰(精美的历史手抄报图片大全集)

46、写字区域:和汉字有关的小故事一个,写下来。

47、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48、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4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0、至于《论语》究竟编纂于何时,由谁编纂,历来说法不一。

5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52、而关于《论语》的成书时间,目前只能推测出一个大致的时间。

53、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54、译文:孔子说:“君子能联合人,却不拉帮结伙,;小人只拉帮结伙,却不联合人。”

5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56、想着玩,哪里是在看书。所以只要阿姨不在,我就不写作业,在那里玩。当阿姨发现了我

57、孔子说,作为君子要注意三点: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注意在色上的修持,莫要沉迷于其中;到了血气方刚的年龄,要警惕逞强好勇;到了年老了,血气已衰,要警惕贪婪。

58、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59、读书引领人生,书香浸润校园。让我们以此次展览活动为契机,继续养成热爱阅读、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做一个品德高尚、心智健康和腹有诗书的人,以蓬勃内蕴的新青年形象迎接d的100周年华诞! 

60、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61、作为人性,定义它、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概念相对容易,难的是认定究竟什么属于人性,只有准确界定它,才有指导意义。只有那些古今中外都通用、亘古不变的人性,才是真的人性,比如上述一章。

62、其博大深刻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

6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4、孔子由近知远的故事主要源于孔子从他的两个弟子在救人后的不同行为中看到不同的结果。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个落水的人后,收下了那个被救的人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一头牛。孔子对于子路接受被救之人的答谢礼物的行为非常赞同,并且还说这样能够使鲁国形成乐于救人的风气。孔子从子路救人并接受答谢这件小事就看到了这样的行为有利于培养人们积德向善的品德。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用自己的钱赎了一个鲁国人,事后没有接受官府作为表彰奖赏的钱。孔子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使鲁国不再出现用钱赎人的事。从子贡赎人后拒绝奖赏的举动中,孔子看到了这样的举动会不利于引导人们做善行的结果。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孔子能够从小知大,由近知远,这也就是孔子能被世人称为圣人的原因了。

6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66、我喜欢读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喜欢读海伦凯勒和张海迪等触动心弦的事迹;喜欢读郭沫若富有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喜欢读冰心在五四运动后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艰辛,还喜欢读泰戈尔对情感的执着;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的大胆猜想。望着滚滚的江水,想起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漫步在田园的乡间小路上,“童孙未解共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景在眼前浮现;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季,我看到“如花针,似牛毛”的春雨贵如油……

67、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

68、马的嘴巴裂开一道口子(打一字)——谜底:骂

6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70、   我发现了其中许多的奥妙。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懂这则论语后,我明白了

71、"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72、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中国的“千古圣人”。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73、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74、七下历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初一历史手抄报简单又容易图片)

75、殆。”这则论语也是谈学习方法的。它告诉了我学与思的关系: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

76、国学经典的手抄报图片5国学经典的手抄报图片内容《论语》

77、问。”、“默而识之,诲人不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