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尼采52句文案

2023-08-16 13:00:14 来源:精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尼采52句文案 点击:59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尼采

1、     “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2、特蕾莎是可爱的小镇姑娘,在酒吧当女招待。初次见面,偶然邂逅,托马斯便对她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爱意。

3、可托马斯并没有与情人断绝往来,因为他无法控制对女人的占有欲。这也让特蕾莎感到痛苦。

4、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尼采)。

5、灾难中生命是一个又一个奇迹,而这些奇迹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父亲或母亲心甘情愿地牺牲,面对突发,面对天灾,他们没时间思考,他们没时间考虑,他们没时间权衡。

6、走出病房,我感到有些沉重,但是更多的是心疼。光是看着他们,我都觉得心痛地无法呼吸。

7、托马斯是书中唯一的男主人公,但是他的存在意义却是通过特蕾莎和萨比娜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表现出来的。首先作者便从尼采的"永恒轮回"导入,"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托马斯的生命之轻不是对自我生活的放纵,而是在放纵的过程中无法掩饰的空虚。在他的生命中,最终压倒他的却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8、这句话非常出名,也体现了尼采的思想,那就是人本身的力量。任何困难都将让人变得更加强大,只要这个困难没有把你击倒,那么你一定会从中学到点什么。人就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掘,能力的提高。所以不要抗拒去做困难的事情,不要害怕失败。

9、该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10、尼采曾说:“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些,因为我们终将失去它。”

11、     但是尼采认为笛卡尔是非常错误的,原因何在?因为笛卡尔在创建理性主义的同时,又创造了新的影子!简单说来,那个时候的理性主义采取的是演绎的手段,用假设进行推理,而这些假设被认为是“公理”,比如欧里几何里的“平行直线没有交点”,这些假设就是影子。在理性主义杀死传统基督教道德之后,却成为了新的影子,尼采有一句名言“当你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所谓勇士杀了恶龙之后自己变成了恶龙。那个时候的理性主义得到了很多荒谬的答案,比如种族主义,以及乌托邦的思想。其在后世,被哈耶克成为“致命的自负”,波普尔用“证伪”才重新定义了科学。(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尼采)。

12、托马斯来到这座城市,在诸多旅馆中,他偶然入住了特蕾莎打工的那家。

13、而那天,科主任偏偏很偶然地犯了坐骨神经痛,就把这一任务委托给托马斯。

14、正如书上所写:“这些偶然巧合,唤起了她的爱情,成为了她一生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

15、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高中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

16、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17、推开病房的门,里面是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18、     笛卡尔是那个“我思故我在”的欧洲近代哲学家,他是理性主义的代表者,他用理性否定掉了上帝的那一套传统价值观,重新构筑了一套以理性为核心的基督教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参考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理性光辉的新教伦理创造了资本主义)。

19、《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解释说“有些事只发生一次,而只发生一次的事,根本上就从未发生过,这便是生命中的轻了”;生命中的重,指的是那些一次次浮现,又一次次让你感知人性的脆弱和自身的渺小的事物。通常这句话是被用来形容人生的悲剧、厄运的降临之类。

20、    2位同学回答。教师简单总结同学们的最大感受:震惊。

21、总有一些人物影响着历史,总有一些事件成就了某人,他们的言行是对历史最真实的演绎。他们曾经光鲜夺目,秀韵多姿;他们曾经飞扬跋扈,显赫一时;他们曾经一言九鼎,位高权重;他们曾经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如今他们中的一些虽早已离开世间,却走不出光阴的痕迹。新闻、绯闻、真相、谜团,将成为历史永存。这些舞蹈天地间的灵魂,时至今日,历久弥新。

22、我知道她的意思,去年她哭着控诉我,从小到大,她每次和我说哪个同学对她不好,我都让她反思自己。

23、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

24、她觉得我不够爱她。甚至她觉得我更爱我的学生。

25、灵与肉分离的生活,貌似带来自由和快乐。他觉得,这样活着,才是真实的自己。

26、七年之后特雷莎的出走,将托马斯重又置于自由之身,使其身上的重负突然间释放,甚至感到悲伤过后的美好,托马斯嗅到了温馨的生命之轻。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彻底击倒,他已经学会了感受别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了。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雷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

27、这让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史特里兰德。人到中年的他,放弃世俗的成功,又抛家弃子,只为一心一意实现绘画梦想。

28、     在第六章第十一节中,萨比娜愤怒地说,我的敌人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因为苏共侵略者强占捷克以后,用各种暴力手段让人认同他们的极左路线,试图消除所有人不一致的意见让他们团结起来高喊共产主义万岁,这这种用一种绝对思想统治所有思想的精神压迫,是媚俗的真实写照。苏俄侵略者们妄图让人们盲目信任他们的政治媚俗,因此我们才给他们戴上一顶帝国主义的帽子。在第二章第二十四节中,特蕾莎认为反映苏俄侵略的照片和海滩裸体浴的照片完全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个体性的丧失,是集体性的强暴统治。媚俗的必然结果就是个体性的丧失。  

29、尼采执着于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因为他认为哲学家一定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鲁迅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每个人都认同生命的宝贵,凡是活着的日子就要好好珍惜,尽量为你自己想要的事情去奋斗,不要辜负生命。

30、     我想在中国大陆,一个最为典型的影子,那就是对国家的盲目认同了,我想引用叔本华(其对尼采有重要的影响)的一句话,“世上最廉价的自豪,就是爱国主义。因为爱国者自身一无是处,只能从爱国这一行为中获取自尊。而品性优良的人,眼光犀利,且忧国忧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国家的种种缺陷。但是,懦弱之人一无是处,就只好死死抱住自己的国家,来获取自尊。也只有这样,可悲的爱国者才能隐藏自己的懦弱,才能内心充满感激地,肆无忌惮地,随时准备为自己国家的种种错误和愚蠢而强词夺理。”

31、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32、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33、 而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男女主人公最后便过上了这种生活——最后的田园牧歌,田园的生活每天其实就是轮回,但是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幸福。

34、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因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轻松,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轻松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通过经验对比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

35、这点,女儿很赞成。我内心欣慰,我不过是借着这个事情去试探她对生命的看法。

36、我以一个老母亲的身份叹息生命的重要性,觉得孩子决绝的做法太过激。

37、世俗的爱,接地气的生活,面对生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才是生命的意义。

38、     这就是为什么尼采需要高喊“上帝死了”,我们需要杀死上帝,把自己变成上帝,尼采说只有上帝死了,

39、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40、“但是,妈妈,你知道吗?那个同学和别人发生矛盾了,这个时候内心是很难过的,妈妈是他最亲爱的人,他肯定是希望妈妈理解他支持他,而不是批评他。他连死都不怕了,可见他内心是多么痛苦。”

41、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开始就将托马斯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恒回归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轻。

42、对啊,他们在这个本该灿烂的年纪,却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43、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44、教师继续引导:作为个体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我们首先做的似乎只能是珍爱自己,但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我们最该做的又是什么呢?

45、不仅每天和药物为伴,还要承受巨大术后恢复的痛苦,这种绝望的等待,一点点磨灭了他们的笑容。

46、那天,托马斯的桌上摊着一本书,这让他在特蕾莎眼里显得与众不同,让她有一种想靠近他、了解他、也让他了解自己的冲动。

47、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48、这轻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回不到过去看不见未来,刚刚看破滚滚红尘,却也难逃岁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释放自己灵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全部意义,但却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学内涵。

49、“妈妈,我天天宽容别人,小时候让着弟弟妹妹,大了要让着同学,谁来让着我呢?”

50、我相信这种信念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赋予我们的使命。正如昆德拉在书中这样写道:“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我’,”时刻隐藏在人不可猜想的部分。我们所能想像的,只是什么是人的共同之处,这各自的‘我’正是与这种一般估计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不可猜测亦不可计算,它必须被揭示,被暴露,被征服。但在我们这个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认识仅限于镜子中的自己呢?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人想要一歌成名,“马上有钱”呢?又有多少人可以停下来,听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呐喊呢?在这媚俗的社会下,你的生命可以承受么?

51、   这件事发生在1889年,当时尼采也正在使自己离开人的世界。换一句话说,他的精神病就是在那时爆发了。但是正基于这个原因,我觉得他这一动作的广阔内涵是:尼采正努力替笛卡儿向这匹马道歉。他的精神失常(这是他最终与人类的快别)就是在他抱着马头放声痛哭的一瞬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