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了什么88句文案

2023-07-28 09:17:00 来源:精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了什么88句文案 点击:5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了什么

1、灵与肉分离的生活,貌似带来自由和快乐。他觉得,这样活着,才是真实的自己。

2、“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会穿上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

3、“爱情”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之一。人物都思考并寻求爱情,但他们与所爱之人的爱情往往有种种同床异梦的误读,即使是彼此渴望的也在有意无意中相互疏离。理想的状态似乎只在理想之中。当特丽莎终于看清楚托马斯的爱,他们却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这也许是悲剧,但是在活着的时候还有机会达成深深的体谅,难道不也是值得庆幸的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了什么)。

4、特蕾莎这么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比喻“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的孩子。”这个篮子里的孩子是改变托马斯生命之轻的开始,而这个篮子外的枪声,却是特蕾莎生命之重的结束。

5、这句话出自捷克作者米兰昆德拉最出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作品经过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以后正式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各位朋友,下午好。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什么都没有带,只带了一颗心来跟大家交流,这颗心当中有爱,因为我们都是爱书之人。爱书的人一定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这颗心当中还有真。我愿意用一份真诚与大家交流。实际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与书打交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了什么)。

7、他认为,爱是通过和某个人共眠的强烈愿望来体现的,而绝非性欲。托马斯风流成性,以每年睡8个女人的纪录不断自我突破着。但是他从不和任何一个女人过夜,除了特蕾莎。所以当他有一天清晨醒来看到特蕾莎握着他的手还在沉睡的时候,他意识到必须重新界定彼此间的关系,或许“性友谊”是爱情、亲情和性欲之间更安分和懂事的存在。

8、托马斯这一类的男人,自以为洒脱,用简单粗暴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对待灵与肉,却忘了生命根本:

9、通常的做法是做一些指标转换,比如盖世英雄可能是指霸道总裁、金甲圣衣可能是阿玛尼的西服、七色云彩可能是指头等舱用户,这便是比喻。类似的话有:“我的男神”、“我的superman”。因此昆德拉说:

10、背叛亲人、伴侣、爱情甚至祖国。直到再也没有什么能背叛时,她将陷入一片空虚。

11、特蕾莎在激情的驱使下拍摄照片,哪怕被俄军抓获恐吓她要枪毙,放出来之后还照拍不误。她的社会交际不广,大多数的行为是出自内心直接的感情,有时候会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瑞士的女摄影师直接告诉她,她落伍了。对托马斯的爱是她最先考虑的事情,这种理想化的人物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12、对于一个伟大的人,例如李白,或许我们心中充满了崇拜与狂热,把他当作神祗来膜拜,然而终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这是错误的认识。

13、特蕾莎登上山路,惊奇地发现一个人都没有。山顶是一望无际的草坪,点缀有枝繁叶茂的槭树、悬铃木,开着花的栗树;山下城市在温柔的喃喃低语,除了鸟儿的歌声,听不到一点喧闹。她看到三个惶恐不安的自愿受刑者,在三个宽容善良的持枪者的引领下温和地走向死亡,而枪手温柔地询问她是不是自愿死去。这一段关于死亡的描写太美了,以至于很多读者读完这段后心灵为之一颤。持枪者与特蕾莎的对话是颇值得玩味的,短暂的几句对话是我们理解作者用意的关键。

14、“性”算是昆德拉作品里一个长期存在的主题了,不仅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所体现,《生活在别处》等其他书籍也有所涉及。

15、于是,他接受了在学术会议上认识的一位苏黎世医院院长的工作邀请,带着特蕾莎去了瑞士。他和特蕾莎都以为离开了这个熟悉的环境,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16、她不想成为一个她毫不在意的女人的情敌,也不愿意在所有人面前演戏,她只是萨比娜,她只是她自己。

17、   2003年换了书名出版后,有网友留言说,就凭许钧换了书名,我就不买他的书。后来在某个场合我说过为什么我要换这个书名。书名换与不换,这是原则问题。我举了个例子,“校园中的美”与“校园之美”,一个指校园中各种事物的美,一个是指校园本身的美。同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可能指向生命中的很多东西,比如爱情、家庭等等。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直指的就是两个字——生命。这样,大家就知道,这部书探讨的主题非常明确,不是生命中各种具体的事,而是生命本身。对于这部书,我们要看到,它所要探讨的就是生命问题。

18、《卓越有效的管理者》||BYxinhui 

19、“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但一直在托马斯这里追求美与爱的极致的特蕾莎,直到陪伴自己多年的卡列宁死在自己怀里,她才忽然顿悟,原来卡列宁才是自己生命中那束爱的强光。而托马斯是习惯黑暗的人,光对于他反而会尴尬不适,就像一个多年不照镜子的人,突然和镜子里那个自己迎面撞上,反倒成了最陌生的人。

20、   公开与隐秘,高尚与低下,它们分别形成一种对立。而这种对立结构贯穿了昆德拉的这部书,轻与重,灵与肉……轻是什么?重是什么?灵是什么?肉是什么?还有所谓的“不解之词”。什么是“不解之词”?是指一个词的逻辑意义跟它的隐含意义不一致,外延和内涵之间有矛盾。同一个词,它的隐含意义也许会走向它逻辑意义的反面。比如说“高尚”这个词,它可能会表示“低下”、“卑鄙”。所以,我们理解这部书,就是要理解生命的两个看似对立的侧面,公共与隐秘,政治与性。昆德拉不是就政治谈政治,也不是就性谈性,每一个主题都会倒向它的对立面。

21、关于灵与肉、轻与重,偶然与必然,以及其他生命中诸多对立的选择,书里抛出问题,答案还得靠我们自己找寻。

22、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他讨厌深夜在一个陌生的身体旁醒来,憎恶男女早上起床的情景,也不想有人听见他在浴室刷牙,就连两人一起亲密地用早餐也无法打动他。

23、以上便是笔者粗浅地总结了的此书的十个命题,类似的命题书里还有很多,散见于各章之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丰富的书,几乎涵盖了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是他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昆德拉认为小说的创作是保留住人类思想自由的重要手段,但同时这也是荒谬的,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24、   所以,一部好书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梗概让别人对这部书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就好像书里有很多的矿,需要不断地挖掘。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阅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矿。

25、然而正如所有人都想做一个正人君子,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26、“付钱的是我的丈夫,收钱的是国有企业,这场交易和你我无关。”

27、所以他费尽心机为自己设计了一种单身生活,家里只有一张长沙发,不管再晚,也不管是谁,午夜后他都会开车送她们回家,因为他告诉她们,他在任何人身边都无法安然入睡。

28、第一个女人是特蕾莎,她是托马斯生命中的“重”。她让托马斯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再次将他拖入婚姻。为了维系这样的生活,特蕾莎有爱、忠贞、忍耐,这样沉甸甸的词语,死死地抓住托马斯。

29、那天,托马斯的桌上摊着一本书,这让他在特蕾莎眼里显得与众不同,让她有一种想靠近他、了解他、也让他了解自己的冲动。

30、很多作家的代表作都被解读成带有自传性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故事本身,很难和昆德拉本人联系起来,但是这本书中,糅合了他对作为祖国的捷克复杂的情感。昆德拉蔑视战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

31、*以上是许钧教授讲座的上半部分内容,下半部分请点击如下链接:

32、从外科医生到城市清洁工再一步步到乡间的卡车司机,远离城市和其他的女人,彻底占有他。而当兔子在一次次逃离又被内疚和责任强力吸附回特蕾莎身边的时候,兔子也放弃了抵抗和欲念,最终觉得待在特蕾莎身边或许就是幸福。习惯黑暗的他,开始接受床头有盏总是亮着的灯。

33、可托马斯并没有与情人断绝往来,因为他无法控制对女人的占有欲。这也让特蕾莎感到痛苦。

34、爱情是什么?玛格丽特·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35、   赵本夫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天下无贼》的原作就出自于他的手笔。听他说过他写作的动机,主要就是为了实现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事。他当时在大队插队,有一个大队干部,特别可恨。他说真的想把他杀了,但是杀人不行,要偿命啊,怎么办?用写作把他杀了。又比如,王小波的写作和他对生命的理解有关。现在我们都在讲“人非人”,连基因编辑的孩子都出世了。王小波最初的书都在写人变成非人,就像卡夫卡的作品一样,人变成了别的动物。这些作品都是对于存在的思考,对于存在的拓展,或者对于命运的一种寄托。实际上文学可用一个词来概括。文学就是人学。所以昆德拉就是一个人学的作家。

36、命题七:假如所有人都能带着记忆重活一遍,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37、特蕾莎是一个生命之重人物。她曾是酒吧女侍,通过萨比娜学会摄影,青少年时期一直在母亲的阴影中度过,婚后也一直因为托马斯的出轨行为饱受煎熬。特蕾莎心中的爱情是理想化的,她认为肉体和灵魂不能够人为分割。不论在爱情还是在社会关系上,她都处于对托马斯的依赖地位,但在书的最后部分,特蕾莎逐渐摆脱了这种生命之重而几乎转变为生命之轻。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爱也是无可置疑的。

38、我对昆德拉的了解并不是很深,但是最感兴趣的一点是:他和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其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处于苏联的极权统治之下,同样流亡于国外,同样“墙内开花墙外香”。

39、试想如果你是一个植物人但是灵魂可以飘出来,也许你可以看透一切聪明绝顶,却再也无法体会触摸到世间的一切,岂不是一种悲哀?

40、那这么说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只追求灵魂而抛弃肉体呢?当然不可以。

41、本书所描述的背景是1968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当时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书中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其内在意义是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会变得比羽毛还要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这样看来,人生也是一种媚俗。

42、都说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它让理想光芒万丈,也让现实冷酷无比。在苏黎世的托马斯像一个真正的年过开始新生活的男人一样狂热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43、卡列宁是特蕾莎养的一条狗。它在临死前,和我曾经养的狗狗一样,那么让人心碎疼惜,又无能为力。原来太过懂事,真的会在对方心上凿一个洞,而那些强扭着要占有一切的,只是对方心上司空见惯又懒得拂去的尘埃。世界上狗和狗的差异比人与人的不同真的小太多了。

44、《恋爱的犀牛》中的马路说:“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黄碧云的《温柔与暴烈》中说:“我对于你,如鲸向海,似鸟投林,无可避免,退无可退。”

45、母亲年轻时因为冲动,仓促走进荒唐的婚姻。父亲后来死于狱中,母亲另嫁他人,日子过得艰难。她把自己人生的痛苦归咎于特蕾莎——这个意外到来的胎儿。

46、伟大的进军指的是当代历史。本书设定在1958年苏俄入侵捷克的历史背景下,昆德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他认为伟大进军丧失了意义,已经走到尽头。

47、这个命题出现在书中第五部《轻与重》,它其实是第一个命题的延伸。昆德拉写道:

48、托马斯对特蕾莎的态度是,又是隐藏,又是假装,还得讲和,让她振作,给她安慰,翻来覆去地向她证明他爱她,还要忍受因嫉妒、痛苦、做噩梦而产生的满腹怨艾。他从没有责备过特蕾莎,也没有和特蕾莎争吵过。在第七章第七节中,特蕾莎也终于明白自己的软弱是咄咄逼人的,是自己的痛苦和软弱迫使托马斯就范,直至他不再强大。

49、星期六和星期日,他感觉到温馨的生命之轻从未来的深处向他飘来。

50、所以特蕾莎就是那个一直在寻找关系和意义的“生命之重”。她偏偏爱上了抛妻弃子,一生追求孤独和情欲的托马斯。认定要把这个风流成性的男人据为己有、捆绑一生,她离开托马斯爱的目光一寸都无法生活。多年来用她粘稠滞重的爱,想让灵与肉分离的“生命之轻”的托马斯灵肉合甘心坠落。但迎接她的永远是日日的恐惧和心碎。

51、其次,看过昆德拉的所有小说,会发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其中较为乐观,观点也是较为生动的一本。昆德拉惯用的反讽手法在本书中几乎无迹,反而是对人物行为、思想以及情感一遍遍做着不厌其烦的解释——简直有些不像他了。这本书切入人性的角度是恋人之爱、友人之爱、家国之爱等正面情感,不应受到以道义为名的非议。

52、(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Kindle立场)

53、如何理解Es muss sein和Einmal ist keynmal?

54、托马斯是个外科医生,皮肤和衣服都是阻挡托马斯探索人体的障碍。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人和人之间的基因差异不到百分之一。感受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是他的最大爱好,除了用手术刀,还可以用约的方式。因此他不停约约约,步履不停。小说里描述有次他遇到了一个像鹤的女人,可谓棋逢对手。因为和她调情,托马斯耽误了自己擦玻璃的工作,鹤女人开导他说:

55、她翻看托马斯和情人之间的来信,和他大吵,甚至以死威胁!

56、如果一定要说特蕾莎上彼得山不是梦境,而是亲身经历的话,从纯文本的角度来看也还说得过去。但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而已,特蕾莎下山之后,心灰意冷认为托马斯要杀她,于是经历了人生中的唯一一次外遇。这一次外遇使她陷入困境,她几乎对陌生人产生爱情,也被警察局可能的威胁苦苦折磨。特蕾莎的精神变化是本书中间部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要解释这一情感波动,我们还是要从彼得山说起:

57、托马斯到底是怎样看待特蕾莎的呢?我们还得从那个梦里的篮子说起。这是一切的开始和结束。

58、那天早上醒来,他发现特蕾莎还睡着,紧紧地攥着他的手。托马斯不敢把手抽出来,怕把特蕾莎弄醒,只好小心翼翼地侧过身,仔细地看着她。他再一次告诉自己,特蕾莎就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飘来的孩子,让他收留。

59、就好像海德格尔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存在,是在“烦”中显露的,与人有所纠缠、寄托和期待,才有了“重”。如若全部抛弃关系,看似选择了孤独的“轻”,但轻,为人所不能接受,因为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虚无。

60、   这部书里的第一句话就提到了尼采说的“永恒轮回”。顺着这句话再往下看,“把世界分为两极”。如果把昆德拉的这部书当作哲学去读,会是一种什么概念?如果把它与你自己的生存、你的公共生活、你的私人生活联系起来去读,又会产生怎样的一种意义?从政治和性这样的一种对立角度去阅读这部书,不失为一个很有意义的视角。昆德拉对于小说家的理解很有意思。一个小说家的任务是什么?读者读一本书会有很多联想和反思,他会把自己读到的东西与自己的生命相对照。所以昆德拉认为,一个小说家最根本的任务是拓展人存在的可能性。大家是否有共鸣呢?在这部书里他说得非常清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草图。

61、其实,他们很清楚,这座奇特的建筑,总会因为那根唯一的圆柱而彻底垮塌。不过既然小说多次提到“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这种没有轮回的世界里,毁灭就是重生。她遇到他,是六次偶然的结果,每一次偶然,都把宿命的一部分写进了结局。

62、每一个生命到来,是偶然。每一次萍水相逢,是偶然。人生就是一场环环相扣的偶然。

63、“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64、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书的开篇就说过这样一段话。

65、至于“重”,那就是多,丰富,精彩,连细节也要精雕细琢的繁复。我想来想去,谁的人生算是比较“重”呢,想到了末代皇帝溥仪。

66、小说里介绍了俄狄浦斯的故事。一位牧羊人发现了被遗弃的婴儿,将他交给波里布斯王,把孩子抚养成人。俄狄浦斯长大之后,一次在山中小路上遇到一辆马车,车上坐着的那位陌生君王正在巡游。后来他们发生争执,俄狄浦斯杀掉了君王。

67、当她端着给托马斯的白兰地酒从吧台往回走的时候,她就努力地想要从这个偶然中悟出点什么,但直到托马斯结账后走出酒吧,特蕾莎也没有悟出什么。直到她下班后看到酒吧正门对着的黄色长凳上端坐着的托马斯时,她才突然明白:这个陌生人注定要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68、书中花了很大篇幅描写特蕾莎的噩梦,其中有目睹托马斯与萨比娜亲热的噩梦、猫挠皮肤的噩梦、游泳池受威胁的噩梦、躺在棺材里的噩梦……

69、接着他举了两个例子:三十年战争和希特勒入侵捷克,前者由于波西米亚贵族的冲动而导致了三十年战争,后者由于捷克人的谨慎导致了整个民族被纳粹蹂躏。昆德拉借托马斯的角色认为:

70、假如有机会重来或重复发生,事件的性质、角色的概念将完全颠倒:壮举会变得愚蠢,英雄会变成恶魔。正因为我们无法预知和选择,因此犯了错也无法去责怪,甚至无法对愚蠢的行径定性。昆德拉举了一个希特勒照片的例子,他说:

71、这样的直接明了,依然不妨碍我们读这本小说的艰难。但很长时间里,我们的生活都别想再摆脱它。这里没有白昼黑夜,就是天空嵌着的半弯淡月,仿佛是等待故去的人回来的那盏不能熄灭的灯。那些看不懂的,其实都是长在我们身上的,终其一生很难自我认清并自我和解的部分。

72、久违的单身汉生活让托马斯重获轻盈,书上写道:

73、轻是认识到生命无意义之后,对世俗生活采取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说的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事实上轻的代表人物托马斯与萨比娜对精神生活很是重视,尤其托马斯,对自己的内心严苛而诚实。轻的态度使托马斯与两百个情人做爱,却知道自己不会对她们产生爱情,因为性爱不代表任何意义;轻的态度使托马斯漠视历史,既讨厌俄军也不欣赏反对派;轻的态度使萨比娜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一次次背叛,根本不在乎自己将去往何种境地。是的,不在乎,书的最后托马斯没了工作,没了朋友、情人,却和特蕾莎幸福如初,甚至胜过当初,真是温馨的生命之轻。

74、   前几天,我受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之邀,去武汉参加一次文学交流活动。法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学奖,即“龚古尔文学奖”。如果你们不了解这个文学奖,那我想你们一定了解法国作家杜拉斯写的一本书——《情人》,这本书就曾获过这个奖。今年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结果于11月7日公布,4部小说候选,最终有一1部书获奖。但今年,“龚古尔文学奖”同时在中国设立了一个由中国高校研究法国文学的教授、学者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评选中国版的“龚古尔文学奖”。我对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文华先生说:“由‘龚古尔奖’中国评选委员会的12位中国评审委员,评选出中国版的‘龚古尔奖’,很有意义。”“龚古尔文学奖”可以说是“诺贝尔文学奖”之外最重要的文学奖之和“普利策奖”、“布克奖”并驾齐驱,甚至更有影响力,这次竟然让中国人来评选选择。无论哪种文学,要有强盛的生命,一定要敞开自己。就像罗兰·巴特所说:“一部书完成了,作者死了。”谁赋予书生命呢?就是在座的各位,是我们读者赋予它生命。此次的“五洲文学奖”与“龚古尔文学奖”评选,我们中国人都参与了,这就拓展了一种新的空间,赋予作品一种新的内涵。就像法国著名的文论家布朗肖所言:“一部书只有在阅读与阐释中才能不断生成它的生命。”

75、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爱情是不是人生的全部?

76、托马斯向往自由,向往生活的“轻”,而灵与肉的统一则意味着他必须承受起生活的“重”,这对他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

77、   关于这部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有一个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韩少功,他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这部书的英文版,他的姐姐韩钢懂英文,之后他们姐弟两人开始合作翻译这部书,并最终出版。所以是韩少功首先发现了这位作家、这部书,并进行了翻译。

78、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

79、而在特蕾莎因为托马斯对她不忠,不辞而别离开苏黎士后却用五页篇幅描写托马斯两天里的思想活动,在轻与重之间反复游移,并由此引出了贝多芬音乐和同情症等主题,揭示了特蕾莎在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是扩述。

80、那这本书真的是令人嗤之以鼻的吗?为什么它会成为昆德拉最负盛名之作?为什么还会被《纽约时报》高度评价为:“这是一本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81、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

82、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由爱情来贯穿。爱情来了,生命便如花般绽放,鲜活可爱;爱情死了,生命之花便枯萎凋零,再也不能吐纳芬芳。可以说,一个女子,于灵肉的追求与守望,成就其一生,也毁灭其一生。也许你不尽同意,可是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全是这样的。

83、家庭遭遇灾难,幸存者唯有遗忘以求生存。夫妻二人,直至去世仍未将过往吐露一字,只留后人从散落的片断中拼凑起多年前的惨烈往事。小说有巧合,但现实没有,主人公能自偶然中得到线索窥得究竟,但更多的人不能。前人沉默,后人便不知来处,旧事如果都被软埋,就会以“新事”的面目一再重复。

84、其实这部作品故事的叙述完整性不强,或者说昆德拉的所有作品的叙述完整性都不强。他只是试图用一个故事的框架,去表达自己对政治、对生活,甚至对哲学的一些感悟。

85、   前几天,我受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之邀,去武汉参加一次文学交流活动。法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学奖,即“龚古尔文学奖”。如果你们不了解这个文学奖,那我想你们一定了解法国作家杜拉斯写的一本书——《情人》,这本书就曾获过这个奖。今年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结果于11月7日公布,4部小说候选,最终有一1部书获奖。但今年,“龚古尔文学奖”同时在中国设立了一个由中国高校研究法国文学的教授、学者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评选中国版的“龚古尔文学奖”。我对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文华先生说:“由‘龚古尔奖’中国评选委员会的12位中国评审委员,评选出中国版的‘龚古尔奖’,很有意义。”“龚古尔文学奖”可以说是“诺贝尔文学奖”之外最重要的文学奖之和“普利策奖”、“布克奖”并驾齐驱,甚至更有影响力,这次竟然让中国人来评选选择。无论哪种文学,要有强盛的生命,一定要敞开自己。就像罗兰·巴特所说:“一部书完成了,作者死了。”谁赋予书生命呢?就是在座的各位,是我们读者赋予它生命。此次的“五洲文学奖”与“龚古尔文学奖”评选,我们中国人都参与了,这就拓展了一种新的空间,赋予作品一种新的内涵。就像法国著名的文论家布朗肖所言:“一部书只有在阅读与阐释中才能不断生成它的生命。”

86、个体性的丧失的确是场噩梦。通过作者对一大堆毫无特点,绝对相似的裸体人物的描述,我们很容易就想到集中营里赤身裸体排队受难的弱小民族;想到战战兢兢磕头如捣米的封建臣民;想到狂热崇拜元首高喊口号的昏暗时代。历史上,这样的场景真是太多太多了。

87、1958年,昆德拉发表作品《玩笑》,该书出版为他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1968年8月,苏联共产d入侵捷克,《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因此遭受迫害,所有作品从这个被占领的国家的书店和图书馆消失。之所以要提到昆德拉的早期作品《玩笑》这本书和“苏联入侵捷克”这一政治事件,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捷克社会,正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