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74句文案

2023-11-16 11:03:20 来源:精选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74句文案 点击:59

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

1、王阳明说:“这哪里是在吵架,这是在讲学啊!”

2、⑦中文最美|中国最美的10篇古文,值得铭记于心(超值好文)

3、  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4、  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5、等到一年过完,这本日历直接就成为了这一年生活的日记本,回忆满满。

6、  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7、知行合一的理论,我们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知行恶呢?

8、(解读) 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9、关于心外无物,这里就要引用王阳明的一段比较著名的经历了。

10、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1、面对外界的评价,尤其是诋毁,不仅不要生气,还要把它当成磨炼自己强大内心的机会。

12、  大意: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13、1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不动真体,自能应变无言。

14、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15、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6、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17、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18、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9、1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20、突然,在深夜,我意识到了认识事物的目的,我开始认识圣人之道。我是自给自足的,要东西是不对的。

21、 杂草有害,当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心里就会越乱,心中盯着那一块未除的杂草,那心中就杂念丛生了。

22、  “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23、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无上心印,也是他一生修学与智慧的结晶。“致”则有体认、扩充、践行三义。由“致良知”一语,我们便不难发现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只要我们恢复了本心之仁,也就是存了天理,也就是致了良知,从而就能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乃至超越善恶对立的道德境界,进入到“万物一体”的天地境界。

24、⑨觉到悟到|强势文化:道法自然,规律如来——读《遥远的救世主》(绝对深度好文)

25、(解读)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26、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27、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28、通俗来说,王阳明这是在点出,如果你看向花时,看到了满树灿烂的山花,这“山花”便是你的“心”赋予的意义,如果你的“心”没有给客观世界的别人的眼里的“花”赋予“花”的意义,那么别人眼里的“花开花落”在你看来,毫无意义。

29、  感悟: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阳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30、  大意: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31、  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32、首先,我们讲到了,王阳明前半生的人生轨迹,一个性格跳脱的年轻人,如何坚定论道决心,悟出知行合一的真妙。从求知到悟道,这个过程坎坷多磨,内心和现实备受冲突。他经历过当众廷仗、下狱待死、流放南蛮等等挫折,最终悟出“知行合一”的真谛。

33、  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34、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35、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36、徐爱说:“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37、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38、 如果一个人一味沉浸于过去,对过去的经历耿耿于怀,既丢失了现在,也会失去了未来。

39、  大意: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40、  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41、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42、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阳明的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王阳明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比如说康有为就从王阳明思想里头他吸取了“六经皆我注脚”。刚才我讲了,王阳明的思想他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所以他吸取了,“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的气概。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他说斥数百年这个旧入学为无用之学,乃教之以陆王心学”也就是他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的时候,也是很推崇这个王阳明的心学的。其演讲内容汇编成《南海康先生口说》一文,其中讲到王阳明达到17次。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也对王阳明的思想非常推崇,他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因为受到知行合一的思想的影响,所以改名为陶行知。郭沫若也是王阳明的崇拜者,他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和《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等文章。1905年的孙中山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指出,“50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孙中山是讲日本维新运动的思想来源,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颜复对王阳明也是推崇非常高的。这个章太炎等等都是对王阳明非常推崇。根据具研究日本德川幕府后期,维新运动就受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章太炎就说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幕府末期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就是吉田松阴,他认为王阳明的《传习录》“皆言会当心”学术培养了伊藤博文等大批倒幕维新的志士。据说他的门下有80多位弟子中,竟半数为明治维新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西乡隆盛。王阳明曾经说过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做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王阳明说知行要合一。西乡隆盛说“空说圣贤之书,如同官人剑术,无丝毫自得于心,若不自得于心,一旦较量格斗,则唯败逃而已”。在这里西乡隆盛说的意思也是一样,你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如果不去实践的话,仍然是没有用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倒幕派的志士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大家都很崇拜他。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上面刻着七个字,这七个字是“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还有一个著名的财政经济的改革家,这个人叫山田方谷,他把从孔孟一直到阳明心学的这种思想运用于当时藩政改革之中,成为当时日本财经的一个著名改革者。山田方谷的一个弟子,团腾崇光他在战后主要从事的就是修订新宪法中的刑事法。他说之所以能够支撑自己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就是从就是山田方谷以来的阳明学。他说正是阳明学,才支撑了日本近现代阳明学,将日本推向世界顶级万家的原动力。他说“因为有了阳明学,了解本质和知行合一的方法,通过自己实证,有了这种战斗精神,才会有近现代日本文化的繁荣”。

43、1朋友相处,常见自家不是,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44、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46、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两个半圣人”,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曾国藩只算半个(曾国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附:曾国藩识人术:做人,有两种贵相;做事,有两种富相))。

47、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48、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49、也许有人要说,我要做圣人这么牛逼的职业,光是不睡懒觉不看苍老师就行了?心学也太没内涵了吧。不妨去看看阳明信徒曾国藩老师,曾老师多看一眼美女,随便违心夸了别人几句,都要在日记里反省半天。

50、  大意: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事情。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了解与明白。

51、  知行合“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52、在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更加坚信,心即理,心外无物。王阳明反复强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53、《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5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55、其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56、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57、  大意: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但由于不相信自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都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了。

58、(解读)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59、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60、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61、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62、龙场在贵州西北的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外加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初到龙场,没有居所,王阳明就搭个简易茅草棚居住,并为之赋诗“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后来,在龙场东北的“龙岗山”上发现一个山洞,略加收拾,“营饮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洒扫”,就搬到山洞居住,把安身居住的山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以恬淡平静的心态过起“穴居生活”,也为之赋诗《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期间,王阳明日夜端居澄默,玩索历代儒家之道,参悟古今之理、世道人心,感觉功名利禄之念可消,苦厄疾难无可奈何,唯有生死一念始终摆脱不了。静坐久之,胸中洒洒,一天深夜,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然大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全在自己的心性之中,无须向外求理,天理就在心中”,解决了长期困于“朱子所主张的穷尽事物之理才能入圣”的疑惑,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为建构王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这就是中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63、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64、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65、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

66、他用通俗的语言,将看似遥不可及的王阳明心学讲得明白又轻松!

67、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68、感悟:抛下杂念,享受当下,安静地吃饭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69、这个故事不仅有内裤,还有内涵。我们如果停留在概念层面,去争论什么是良知,是不是人人有良知,就是嘴炮d,就是比赛话术的辩论,没有知行层面的意义。

70、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随缘,惜缘,不攀缘。

71、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即“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7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73、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