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57句文案

2023-09-17 14:25:18 来源:精选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57句文案 点击:59

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不应为阿尔西比亚德的行为负责(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2、「如果有一天,这柄剑不堪用了,我们可以拆毁它,将刃部分的金属熔掉制成锅子,将剑柄扔弃。这时这柄剑不再存在了,构成剑的各部分已经散在世界不同角落了,这就是毁坏。对吗?」

3、司马:言之有理,可生死轮回之说实为怪异。你我都没有死亡的体验,死者也不能告诉我们它的体验,你的话固然有理,却无证据可言,我不知其真,也不知其假。与其在这样不可把握的问题上纠结,不如致力于可把握的现世。

4、博严同学的文章,末尾有一句:“二人停止了呼吸。”真神来之笔也!苏格拉底与司马迁,在“停止呼吸”之前,居然神奇邀逅,司马氏向苏氏讲“人固有一死”,苏氏向司马氏讲“灵魂不死”,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对话虽然纯属杜撰,但给读者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对话,既是跨时空也是跨语言的。所谓思考死亡,无问西东。(文学院教授李建中)

5、克贝回道:「我完全不懂这个说法的前因后果。」

6、苏:你说得很有道理,而且高贵,没有人会在面对你这样高尚的人时不为你的理想动容。但我还有疑问,既然你追求真理,那么你是否同意,相较于满足于肉体享乐而不曾有思想的人、对大众的观点不假思索地接受并视之为准则的人、靠着貌似合理的意见获取他人赞美的人,通过理智把握到真理的人是最幸福的?

7、相对来说,辛弥亚的观点比较容易辩驳,苏格拉底用反证法成功地说服了他(91E-95A)。

8、读完《裴洞篇》,要说谁对苏格拉底的怀念之情最深切,恐怕无人能出柏拉图其右了吧。

9、阿尔西比亚德的行为原因在于他接受了哲学教育的思维方式,而没有选择与苏格拉底的理想相似的路径去达到终极的追求。他的行为逻辑与终极追求可以被哲学教育所解释,但他选择的道路并不是哲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10、「这就对了。一切都处于相对的变化之中,有生必有死,因此有死也必有生。」

11、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

12、苏格拉底道:「谢谢你的关心,这个问题我自然考虑过。我相信我们只要认真思考,就能发现灵魂不灭的证据,我愿举出两个重要的理由,与你们分享。」

13、司马:(同样气息微弱)我不信,然而我也不悔。

14、司马:我虽不知你所说的哈德斯和来世是什么,但是若如此,也足以为乐。可是苏先生,我固然愿意相信你的话,面对死亡之事,你的境界确实高于我,死于我不足畏而已,于你却不足悲,甚至以之为乐。然而,圣人说:“不知生,何知死?”在你看来,死是可喜的,可是在我看来,生却更加重要。况且,死固非你我可知,何以言死? 

15、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那是对事物有秩序的安排,是使事物有益的原因,是真善美的统也是自由、自制、自主地统一;所谓美德,就是对善的追求和实现;而知识就是美德,知道何为德行者便拥有德行,明辨是非者必然进退合宜;而拥有知识的前提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自知无知乃是一切真知之始。

16、在他的时代,苏格拉底是在极端保守派和极端自由派之间掌握裁决权的调解者。他自称上天赐给雅典的礼物,雅典城邦这匹驽马身上的牛虻,并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游走,沉思,对过路的雅典人展开道德与知识上的诘问。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所以他期待用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如同助产士那般,催生、唤醒人内心的知识与智慧,。他声称,有一个神圣的声音在耳边驱使他做他所做的一切,“神谕要他借询问别人来考察自己”。于是他用近乎无知的姿态,运用他的智慧,在谈笑风生间戳穿了他的时代的江湖骗子空虚的老底。

17、司马:我惟恐此为绝地,你我二人要命终于此。

18、柏拉图:《阿尔喀比亚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19、法国画家大卫(Jacques-LouisDavid)的新经典之作《苏格拉底之死》(1787)生动呈现了这一场景。画家把柏拉图也画了进去(床头穿白袍的沉思者),与《裴洞篇》中文字描述并不相符。画中座在苏格拉底旁边,一只手搭在他腿上的是格黎东,苏格拉底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是辛弥亚和格贝。苏格拉底一只手去拿装着毒药的碗,一只手食指指向上方,看着格黎东,仿佛在对他做最后的交待。

20、首先是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冲突,这两种教育观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指控者莫勒图斯认为,教育不是多么神秘高深的东西,所有绅士都可以从事美德教育,并且可以使所有受教育者变得更好,进而言之,只要经过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高尚知识和德性的人,从而参与到城邦管理中来。莫勒图斯实际上是在迎合雅典的公民,认为他们都有能力教育人。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是关乎灵魂如何完善之事,本身是不可能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完成。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分三六九等,只有对于能够理解并愿意接受这种教育的人,它才会起到作用。尤其是德性这个东西,和别的专业技艺不一样,只可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苏格拉底有一个体现他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那就是知识即美德。拥有更高知识的人才拥有更高的美德,这种人需要教育,但更需要天资。

21、通过第二次论述,辛弥亚似乎被苏格拉底说服了,但他指出,这只能说明灵魂存在于一个人出世(生)之前。一个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的说法依然有待证明(77B)

22、苏格拉底认为全智全能的神是宇宙万物中普遍体现的最高理智,这种神就像人身体中的灵魂能随意指挥身体一样,“充满宇宙的理性也可以随意指挥宇宙间的一切”。这个神是普遍的无所不在,“能够同时看到一切的事情,同时听到一切的事情,同时存在各处而且关怀万有”。他使宇宙万物合理地安排有序,自身并不具有可见的形象,人只能通过理性思维从宇宙万物的设计中去体察这种理性神。苏格拉底说“安排和维系着整个宇宙的神,使宇宙永远保持完整无损,纯洁无疵,永不衰老,适于为人类服务,宇宙服从神比思想还快,而且毫无误失。神本身是由于它的伟大作为而显示出来的,但它管理宇宙的形象却是我们看不到的”,而且神非常关心人类,在人身体里放了一个灵魂,“使其能够理解到有使万物致然有序的神明存在”。在人神关系中,人应该敬神。关于人如何敬神,柏拉图在对话录《游叙弗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宗教狂热者游叙弗伦关于虔敬这种美德的讨论。

23、司马:希腊?恕我孤陋寡闻,我未曾听闻此地。苏先生,此事虽奇,可当务之急是找到离开此地的出路,你可知如何走出此山?

24、第三次论述是所谓的“类同性”论述(affinityargument)。综合如下:

25、而苏格拉底确实有过对于当时民主政体的不满,他与柏拉图如出一辙地倡导贤能政治,评论过伯利克里津贴制度的弊端,拒绝过寡头政权的任命,这多少会有些令人不快。

26、2011年12月,苏格拉底因病去世,享年57岁。

27、辛弥亚的观点:灵魂是一种和合而成的和谐(86);格贝的观点:灵魂在穿坏很多身体后依然有可能会消失(88AB)。

28、苏格拉底端起毒酒道:「我想向诸神谢恩,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将透过死亡通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说完这句话的苏格拉底镇静地,毫无惧色地喝下了那杯毒药。

29、“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果真如此,一个人为此拳拳服膺终生,到了期待已久的事情来临时却战战兢兢,岂不是怪事吗?”(64A)

30、雅典的智者们只有专业知识,无法探究人的美好生活;雅典人不知道人与神的根本距离,在求知上没有一种必要的谦卑态度。知识开发了民智,但扰乱了社会;专业开阔了视野,但也培养了傲慢。难道让人了解云朵的形成,多认识几颗星星,就是对他好了么?一个人有可能知道某些具体知识,但并不理解真正的“好”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教给人们做人和做公民的道理。

31、苏格拉底:amanshouldwait,andnottakehisownlifeunlessGodsendsconstraintsuchasthatwhichhasnowcomeuponme.(一个人必须等待而不能自杀,除非神明向他发出了约束,就像现在我所获得的那样)。

32、苏格拉底之死不可置疑地证实了使用暴力来钳制言论的不义和无效

33、附注:这是我为喜马拉雅的“大咖读书会”提供的录音文件的文字稿,所推荐的书是《苏格拉底的申辩》(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讲稿还参考了施特劳斯、斯东、修昔底德等的著作。

34、“多么奇怪啊,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60B)

35、克理托回答:「不会忘,我一定会这么做的。你还有别的事吗?」

36、「毁坏预设了有部分可以分解,也因此简单没有部分的东西不会毁坏。」

37、有些情况下,“型”本身和型的名称可以一直保持统但有些不是“型”的事物,虽然没有“型”就不存在,但也有“型”的名称(103E)。不仅那些相反者本身是互相排斥的,而且所有的那些虽非彼此相反却永远包含着相反者的事物,也都排斥那个与自身包含者相反的“型”(104B,105B)。

38、最终,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以不敬国家所信奉的神并宣传新神、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从容饮鸩,不带悲戚,心情高尚地从容赴死,求仁得仁。雅典人认为用鸩死他的办法来使他沉默,要比弥补他所指责的种种罪恶还要更容易些。苏格拉底没有哀求,也没有逃走,任由雅典最引以为豪的民主政治处死他们最智慧的哲人,并在申辩的最后留下这么一段话:

39、灵魂占有一个形体时(生命的型)带来了生命,生命的反面是死亡,灵魂绝不会容纳死亡,所以灵魂是不死的(105D)。

40、司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中生有。

41、从第二条原则出发,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在雅典城邦出生,得到抚养,受教育,长大成人,参加卫国战争,并且对城邦怀有深厚的感情,从未有过搬走到别的国家去居住的想法……这一切充分表明自己与城邦缔结了“最具体的”遵守法律的协议,而缔结了的协议是必须履行的,因此违法是错误的,逃走是错误的。

42、苏格拉底回道:「这说法相当有趣,谢谢您的响应。但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灵魂的特质,就会发现灵魂与身体是两相独立的。第音乐是单一的,灵魂的样态却是多样的。乐音必定是和谐的,但灵魂却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聪明有愚拙,有贪婪有平静。」

43、于今:是啊,不示弱。记得有史料说,在开庭之前曾经有人给苏格拉底写过辩护词,提供给苏格拉底使用,但是被苏格拉底拒绝了,我想那个辩护词大概就有着比较多的示弱成分吧。

44、二人沉默。在争辩的过程中,他们早已因为体力的消耗不能再保持站立,现在坐着都困难。他们躺倒在地上。

45、事实上,在雅典,并不存在一个由城邦确认的“国家宗教”,没有哪些神被规定为雅典人必须崇拜的排他的神,所以引进新神在雅典城邦并不是什么大事,不会意味着破坏城邦旧有的宗教秩序,比如雅典人崇拜的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狩猎神本狄斯等,都是从外邦引进的神。说到底,只有无神论是不允许的,所以在辩论中,苏格拉底也主要从他并非无神论者进行辩驳。他的基本推论是,我一直信仰和教授精灵的事情,精灵也经常对我传达神的命令和启示,精灵是神的孩子,没有没有父亲的孩子,既然我相信精灵,所以我就相信存在神,所以我不是无神论者。

46、「那你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不断走向毁灭与死亡吗?」

47、用豆子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城邦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妮手、或者借主是、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它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城邦事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智者运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造成了冲击在苏格拉底那个时代,只要不见诸于行动,类似亚西比德率军远征西西里之前出现的那种名目张胆的破坏神像活动,思想上、言论上的非正统信仰还是可以被容忍的。

48、苏格拉底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反面,并且能且只能从其反面产生,例如,快由慢产生,弱由强产生。一切相反的事物都是相生的,相互转化的。生的反面便是死,那生和死也应当是相反相生的。由生变为死,这个可以经由观察得到;由死变为生,便无法在生活中观察到,但是可以用归谬法加以证明:假如只有由生变为死,而没有由死变为生,那在不久之后,所有的生都死了,那世间就没有活物了,所以必然存在由死变为生。既然人在死后会变为生,说明灵魂在人死后依然存在,正在某处等待转生。

49、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

50、司马:是,可在此之上,我还想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是我的追求,所以我要完成《史记》,我还不愿死。

51、裴洞在事情结束时,感叹道:我可以说,在我们所认识的当时人中间,他是最善良、最明智、最公正的人(118A)。

52、以实践理性为基盘的伦理学承载着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特殊使命,而这种使命的完成有赖于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当社会的公共性层层叠加而又充满不确定的卷入感时,伦理学与公共事务就会天然联姻与自然糅合;以追求公共善的伦理立场和平正通达的研究风格去关注所处时代的公共事务,进而提升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内容力和众筹感,这就是我们的热望和旨趣。

53、“它们(快乐和痛苦)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60C)

54、二人结伴寻找出路,其间二人交谈不断,二人都表现得愉悦,但司马迁在愉悦中又隐隐透露出忧虑。二人在寻路的过程中又绕回原地。

55、不得不说,苏格拉底在这里所阐释的哲人净化自我、并让灵魂飞升的过程,和佛家的戒(离欲)定(看住心意)慧(开智)的修习过程非常相似。

56、苏格拉底已经公开证明了对他指控的两项罪名乃是无中生有的构陷,为什么还是被判处有罪呢?在申辩里,苏格拉底清醒地阐明了个中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表面的罪名背后,蕴藏着长期积聚的对他本人的更大怨恨。换种说法,这是由历史的大气候和当下的小气候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