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成人想学国学从哪里入手61句文案

2023-09-11 13:18:45 来源:精选成人想学国学从哪里入手61句文案 点击:59

成人想学国学从哪里入手

1、   孔子阅人无数,得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认识。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无论是道德还是事业,走在邪路上,我们就会节节败退,甚至堕落。交友不可不慎。交友,就是寻找、发现与结识同一尺码的人。

2、钱穆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学习中国文化,与其大谈思想和哲学,还不如多讲一些文学,这样的话才可以提供一种范式,一种生活的经验、一种故事人物化以后在这其中以后,感染到、能够接受到他的情绪。这样才能够完整地让人们接受。因为从文学入手,它有故事、有情节、有情感、有思想、有生活,这样的故事、情感、思想、生活是如何通过文学给我们传达的?当我们阅读一篇诗文的时候,我们要从中感受到的是作家的生命情态,他的行事方式,他的人生抉择和理想,他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他思考问题的路径,这些都可以给我们展示出来。我们常常都有一种代入感,这样才可以比较好的设身处地的把握到。

3、   就在文章发表之后,同事李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佳文。鲁迅百草园与萧红和祖父共有园子的合体。,既见和谐亦有野趣,更有氤氲缭绕全文的情味。”不过李老师认为题目中的“百草园”是否可以调整,因为这是你的园子,表达更应该有你自己的个性。好建议,谢谢李老师。(成人想学国学从哪里入手)。

4、当然,还有一则新闻,也和国学有关,就是终南山因为“隐士”太多,很多“隐士”承担不了越来越高的房租,开始纷纷下山。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哑然失笑。

5、严:甘肃历史上曾有多所书院,但很可惜,目前基本上没有继续发挥书院功能的。在当代书院创办方面,甘肃省也算起步比较晚的。您说得没错,做书院绝对是情怀。

6、   现在我对南京湖南路上的曾经的“可一书店”有了新的体悟了。可一滴水可以见大海,可可以了。

7、我从小背诵经典,现在每天还温习。背诵和理解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永远同时进行,无法分开。背诵和体会、理解、实践加在一起,叫做涵泳。不必追求背下来不忘,更不必追求背得多,至于所谓“包本”更是无稽之谈。背诵不是给人看的,是自己受用、反复涵泳。每天背几句都好,方便在坐车的时候、休息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打坐的时候随时回味、涵泳,帮助自己反身而诚、修身养性。所以,背诵其实是非常好的修身方法。我近来批判“老实大量纯读经”的包本背诵,并不是因为我反对背诵,恰恰相反,是为了捍卫背诵,反对伪背诵。夫子云,恶紫之夺朱也。

8、其实书法也是人伦关系、天人关系的一种投射,比如“林”字,其中的两个“木”必然要一个捺化成点才和谐,这就如同家庭里的夫妻二人,一定要有一方懂得谦让,双方要互相体谅包容,家庭才会和谐美满。又比如“和”字,右边的“口”就要写得比较小。

9、杜华伟(以下简称杜):严院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访谈!走进凤鸣书院,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静谧与雅致,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美与和谐。

10、读国学的孩子是不是有点与社会脱节呀?会不会显得有些傻气呀?

11、背诵经书有意义吗?老师和我们说只有在背诵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可以跳过背诵直接去理解作者的想法吗?

12、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3、  她说了下面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4、  就算是有兴趣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比如说我想让我孩子学古筝,家里没有古筝,其他家庭成员也不会。如果我不带孩子去一下古筝培训班,不通过其他途径让孩子认识一下古筝,她怎么会知道有古筝呢,更不用说学习了。所以学什么,还得父母去引导。

15、我中学的时候更惨,因为在农村,连书都没有,得一本则拳拳捧读。不在多,在用心体会涵泳。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好背宋词,得一首则反复吟咏,乐在其中。所以学者贵用心也。系统不系统不是设计的,是自然而然的。不契,则于此一系自然放弃,终不系统;契,则自然会旁搜侧讨,绵绵瓜瓞,左右流之,不期然而成一系统矣。至于判断,则往圣先贤经传注疏不妨先读,然后自有判断。

16、你这种情况,我个人经验,供你参考:或可精读《中庸》,要能成诵,念兹在兹,时时涵泳。我曾有朋友失意,我劝他读《中庸》,他日日朗诵,渐渐走出阴影,重新焕发生气,感到了生命的庄严和美好。

17、    我们的公益课项目,涉及到的经典比较多,所以是以“概论”的形式为大家讲解,主要从这部经典在国学范畴内的地位,每部经典主要指导我们哪一方面,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从哪方面入手学习,以及这些经典如何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入手为大家解读。

18、办国学的人有两路,一路是从前清的蒙学教育传承过来,一路是从西方的体制教育转型过来。其办学的人自有原初对教育的观点,未能全部化解,今再加上读经,欲两得其美,故其用心比较强,想法比较多,教学目标比较广,教学活动比较热闹,如:要从识字开始,要从蒙书开始,要教礼仪规矩,要讲解文义等等。所以教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要有学问,以便在传授知识给孩子时不会传错,又要有品德,以作学生的人格表帅。所以老师常要需要受陪训,以增长其能力。而此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成事,所以就要求老师要严格地自我要求。若办读经,则很简单,只要肯咿咿呀呀的教孩子念,陪孩子读,所以阿猫阿狗都能教,所以很少需要培训,如果要培训,也只是加深其对老实大量读经理念的认识,保任他老实大量读经的信心而已。

19、到了万岁通天二年,也就是公元697年。陈子昂追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到蓟北去征讨契丹,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建安郡王武攸宜是武则天的本家,武则天的本家是个贵公子,这个没有过多少阅历的能力的人物来做统帅,他和前军主帅王孝杰商量好,说王孝杰深入敌后,而后武攸宜带军去呼应,去援救,这样南北夹击可以大破敌人。在这个非常艰难危机的时候,陈子昂劝谏建安郡王武攸宜,说应该出兵去救,武攸宜不答应,后来又说他自己,愿意领一支军队深入前线,去把那些被围困的军人救出来,为国家要挽回损失,一战而鼓舞士气,武攸宜更不答应,把他斥退。王孝杰带军深入之后,武攸宜恐慌,没有敢带军队去,致使王孝杰全军覆没战死,陈子昂又被打击之后,他百无聊赖登上了蓟北楼,登上蓟北楼一看以后,一下子感慨出来了,什么样感慨?因为这个地方是战国后期燕国的旧地,而这个战国后期发生的一个悲壮的故事就在上面,燕昭王复国,为了招贤纳士,筑黄金台,使乐毅拜将,而乐毅君臣相得。所以复兴燕国。现在在这种景况之下,陈子昂一下子想到了这块热土上的那个悲壮故事,而自己却是如此的境地,所以就有《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是以自己热切的生命想有所作为的。那么如果我们理解了陈子昂这个油个人而到家国,由家国又回到个人怀抱这种胸怀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把握陈子昂所讲的《登幽州台歌》的内涵。所以说文学是学习国学最好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文学有丰富的情感,它也可以感动激发人意。有具体的思想,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在看到了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作家的思想脉络,所看到的以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经典的立德修身的东西。

20、跟吃饭一样,有的人吃出了病,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都跟吃有关,读经也一样,也会读坏的。不懂方法,不知节制,还会吃死人;读经,不懂次第,不分先后,不辨阴阳,同样会害死人。读一年《论语》的孩子和读一年《易经》的孩子就会有显著的区别,前者脸色发青,后者脸色红润。这个孩子显然很幸运,她能动能静,活泼可爱。并没有读傻。她最后送给了妈妈一首英文歌《Proudofyou》。

21、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这个这样的时代里,不要有太多的妄想。孟子说:养生送死而恐不暇,奚暇治礼义哉?文化断丧百年,今天才有一点苖头,连一点底子都还没打定,就烦恼孩子不懂这个,没学那个,哪里又没学好规矩了,哪里又不像个圣贤样了....并且担忧老师和家长都还没培训好,不有一批坚强如圣人的队伍,怎可轻易教孩子,传国学?--这些太多的要求,其实是不如理,不应机,不踏实的,都是虚妄!不仅因为其期待不可能达成而虚妄,乃至于这些想法传播出去了,会让人不能明辨国学教育与读经教育的分别的人,感觉原来读经是一场儿戏,将障碍许多老师和家长不愿或不敢给孩子读经,则障人智慧之罪上达于天,下入于地,永不可赎。故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天下的事没那么复杂,不需那么多的担忧。可担忧者,只是小孩没老实大量读经,家长和老师自己也不老实大量读经。

22、然而现实确实存在推广国学没有深度,只有浅出之问题。有深入的人不会浅出也是个问题。浅出并不是降低国学的标准。有一次蒋经国到一个乡村,看到妇女们洗衣服的方式很特别,他就问:你们为什么这样洗衣服。这些妇女回答说:是阳明先生教的。阳明先生是可以与这些妇女沟通的。而且数百年这些人依然依照此法。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些或许不是文化,但阳明先生是深得乡民爱戴的。推广文化的人要有这样的精神。如果只是自己高高在上,说起话来任何人都听不懂,这也是很成问题的。

23、杜:书院的书法教室为什么叫“大书精雅”学堂,请问其涵义是什么?

24、这样就给我一个启示,我们学习国学的人,小孩、中学生、大学生,还有一批非专业的爱好者,由哪个角度来切入学习国学是比较方便的?我们大段地诵读十三经,诵读完了以后,也许我们不知其意,所以古人有句话叫:皓首穷经。回过头来以后,没理解经典是什么。同样,外国人面对中国文化的时候,是以文学而切入接受的。就是说我就体会到文学可能是学习国学的最好的切入点。

25、先生对健身如何看待?世人对儒家的印象大多都是文弱书生,这是误解还是儒家经过历史演化形成的新特色?六艺中射、御如何在当代儒学复兴发挥作用?望无竟寓先生解答。

26、《庄子·逍遥游》,什么才是格局,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27、我们的研学活动主要面向于兰州市中小学生,家委会组织的居多,但也不限于此,也有外地来访者。前些时候澳门大学张昆仑书院师生一行在“甘肃丝路行研学之旅”的其中一站就安排在书院。在“大书精雅”学堂,我为大家做了“何为书法”的讲座,进行了古典书法的知识普及,并且指导同学们现场体验书写。在读书区域,大家还进行了一场“知行合一”分享会。

28、  我们是不是更加有信心做优秀的父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29、柯老师您好,我是一枚大二学生,我一直觉得自己需要读书来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可是我对读传统经典没有恒心,也读不出多少东西,很挫败,请问您有什么建议吗?或者说您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我吗?谢谢您。

30、   在不同的场合说话要注意把握分寸。三句话的前提都是尊重、敬畏与用心。年轻气盛,抢着说、不敢说、随便说的毛病要逐渐地改正。把话说好,动脑筋说话,说自己应当说的、合适的话,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31、我的研究方向是书院文化与思想,近几年尤其关注当代书院,希望对当代书院的定位、功能、类型、机制以及当代书院对古代书院精神的传承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32、   杭州“千课万人”之行,诸多名师的语文课堂教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教益,渐渐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但是那一晚西湖之滨酒店里的文章推敲我终身难忘。那是一次平常的出差,殊不知,对我而言,是一次极为生动的教育写作指导课。学习是生动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后来的读书、写作,特别是文章的修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圣陶和老舍两位语文教育前辈对文章修改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念”,要放在口头上读一读,说一说。理想的境界应该是“使其言皆出于吾口,其意皆出于吾心”,吾口说吾心,吾笔写吾意。大武老师用亲身实践给我揭示了他本人2010年省级刊物发表13篇文章的秘密。

33、   于我而言有三戒:戒睡懒觉、戒三心二意、戒虎头蛇尾。一天就是一生。戒睡懒觉,就是坚持早起,享受黎明,看到一树一树的花开;戒三心二意,“我在”慎独,集中心智,学会喝茶、学会吃饭、学会睡觉,从看似最简单的事情上练习;戒虎头蛇尾,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确定终点思维,认真落实好手上的每一件事情。

34、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5、我们在二十五史的漫长故事中的片段,将会把我们连接起来,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前人的生活的状态,在那个历史语境中会获得什么东西。就是说对诸子学。历史上哲人著作以后,他们对世界的思考,就帮助我们立人、成人,完成我们自己。这样的立人、成人,完成我们自己就是一个进德、修业的过程。由自我内心的这种学习,品德的修养而后扩展到对外由己及人的推广。而这样正是国学的价值所在,确立我们自己的真性情。从我们以往的实践来看,文学绝不是一种单调的东西。它可以涵盖掉我们经、史、子三类,它用一种形象化、具象化、可感知的情感去切入,而非是一种强行说教式。就应了钱穆先生的话:“我们大谈思想与哲学的时候,恰恰地把一个宏大的东西告知人们,人们很难去接受。”谢谢大家!

36、访谈者:杜华伟,哲学博士,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书院文化与思想。

37、传统经学是成人之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学、应该学。或可买一套十三经注疏,先泛览,觉得哪一部有兴趣,就从哪一部开始。通读十三经注疏之后,再读更多的历代注疏。

38、   何伟俊老师认为9和10与“三”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9、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40、五花八门。以前流行的是“弟子规派”,问题很大,已经式微。目前流行的是“老实大量纯读经”学堂也已经暴露很多问题,引起争议。另外还有很多模式,都在探索。我认为社会应该鼓励多元另类教育探索,但同时应该引进纠错模式,防止民间读经走向宗教化发展。

41、办国学和办读经,都是出于对文化的关怀,都是很好的,我一向是不予分别的--今后也是--在此时代,欲为华族文化尽其挽救之力,合力都来不及,何苦再妄加分别?但如客观地要做严格的分别的话,亦稍有特色可寻(所谓特色者,只是一种在理论的认识和操作的手法上有倾向的不同,非本质的不同):

42、原标题:圆十年书院梦正古典书法名——访凤鸣书院院长严荣华

43、凤鸣书院的书法教学特色就在于,对书法的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法教学,而是从文字、书体的演变、书法史、笔法的演变入手,先让学习者理解国学经典和书法的关系,道法、技法同步教学。

44、老师您好,我读过《四书》和《传习录》等儒家经典,史书也看了一些,很为我们的文化自豪,但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记忆,当时觉得很好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就慢慢忘了,更别说引经据典了,请问您是怎么记忆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45、教授,您贯通中西,那么西学的传统经典应该去阅读哪些?

46、    李尚容的妈妈说: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娇气,说不得,打不得,只能用书籍来引导她怎么为人处世。那绘本故事好呢,还是国学经典好?这个妈妈选择了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总结出来的做人做事的规律。孩子读了会自己规划她的人生。

47、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48、太多了,我只讲自己最受用的一点。《中庸》云:“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大学的时候听见一位老师说到这几句话,极为震撼,莫名所以的感动,让我一下子觉得找到了人生天地间的意义,这一辈子都要朝那个方向奔。

49、   问政,问什么?即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请看孔子老师的不同回应:

50、这样的概念产生之后,就有利于我们如何重新去认知中国文化。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就认为:所谓国学乃中国全部学术文化之总称。冯友兰先生提到了,在西方实现近代化革命之后,进入东方之后,东西方相遇。事实上是是一个中西之交、古今之异。是两种的一个古代的文明和一个近代化的文明面临的这个问题。因而国学的概念就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产生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简称。

51、国学虽然博大精深,但基础理念、基本框架奠定于先秦,研究先秦典籍才能了解国学的精髓。

52、作为从业者,看到那么多人对国学越来越感兴趣,本来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是这种种问题面前,想高兴起来却很难。

53、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当我们踏足书院,穿行于藏书、名帖、字画和绿竹中,在悠悠的古琴声中读一本喜欢的书,安静地写一幅书法作品,或与三五好友一起品茗论道,真有古时文人的那种惬意。

54、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55、   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56、    大家说哪个个网友说得对?肯定是第二个网友。电视节目收视率靠的是新奇,也就是说在社会上像李尚容这样的孩子是凤毛麟角。所以才能博取更高的收视率。而在我们育心这样的孩子多不多?很多,是吧?上面的那个网友已经说了,如果楼主知道赖国全和赖思佳,就不觉得李尚容这样的孩子很难培养了。对此一个育心家长的话也许能代表一部分家长的心理。

57、老师,你好。我们学校有读经典的活动,跟着老师和同学一起读被儒家那种生生向上的精神所感动,但除此之外也就停留以此,并没有太多地去贴近它。近来考研,面对种种困惑以及自身的诸如得失心等等问题,在渴望改变这种困境的时候,也许才算是感受到了儒家的力量。如何正视自己,修正自己,安顿自己。

58、我从小就喜欢书,会背的第一首诗是爸爸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他还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小时候爸爸每到周末都会带我去新华书店,四书啊、唐诗宋词啊、四大名著那些大部头不管是经典、还是闲书,看得懂、看不懂的,只要我喜欢,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让我欣喜地搬回家,绝对不会说“你还小,现在还看不懂”之类的话。我想着要把书架摆满,那时候也有着小孩子的虚荣心吧!

59、(如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竹笛等课程可供大家选择)。

60、   畏,敬畏。信仰来自对未来的恐惧。敬畏也是如此。一个没有敬畏心的人,是可怕的人,也是最危险的人。天命不于常。这世界,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面对变化,心中有所敬畏,是一种谦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