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关于国家的成语38句文案

2023-09-06 16:55:41 来源:精选关于国家的成语38句文案 点击:59

关于国家的成语

1、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2、国富民强:读音guófùmínqiáng,汉语成语,国家和人民富足强健。这个词用了一个古文修饰“互文”,如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单指国家富裕人民强健,而是指国家和人民都富裕强健。

3、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关于国家的成语)。

4、桓南郡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桓温之子桓玄,他遇到什么人惹他生气,往往发怒道:“你得了哀家梨,总不该再蒸来吃了吧!”这里的“哀家梨”是指汉代秣陵这个地方哀仲家里种的梨,个儿大味美,名气很大。

5、释义: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6、富国强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关于国家的成语)。

7、拼音:guójiāxīngwáng,pǐfūyǒuzé

8、当时,楚王宠信四个大臣,每天都想着吃喝玩乐,不干正事,有一天庄辛看不下去了,就勇敢地对楚王说:“大王啊,你再这么享乐下去,连首都都要弄丢啦!”

9、有天,“博士”到集市买驴,付钱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代写。“博士”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纸,满篇都是空话,甚至没有提到“驴”字。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一段话:“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10、翻译:你大哥又是才能出众的大才;调度很有一套;还怕不上升和兴盛吗?”

11、“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2、万里长城用以比喻国家赖以守卫疆土保国安民的将士。

13、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14、重熙累绩)形容累世圣明有德,天下升平昌盛。同“重熙累洽”。

15、“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6、这是去年因为《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语。“令人喷饭”最早出自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

17、不过,潘孟阳的母亲唯独见到末座一位身穿绿色官服的少年,与众不同,认为他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后来这位名叫杜黄裳的少年,果然出人头地,当上宰相。

18、成语忧国如家忧虑国事,就像家事一样悬挂在心里。

19、半部论语旧时用来指对儒学经典《论语》的夸赞,比喻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能治理国家。

20、国之干城、国色天姿、国富民安、国不堪贰、国无二君

21、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国势强盛,我对它们有几分畏惧,恐怕它们为难我;可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我去攻打它,它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命令本国军队继续攻打郑国。

22、翻译:那是举其防家贼、媚不同族的手段,送我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23、“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是,错误发生之后,如果赶紧采取挽救措施,还有机会扳回损失。这个成语的核心,

24、成语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25、博士买驴用来讽刺写文章长篇累牍,却说不到点子上。

26、(用法): 作宾语、补语;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27、这又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成语,出自《左传》。

28、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29、瓜瓞绵绵)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30、(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31、(解释):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32、译文:直到现在齐桓公任用管仲,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33、成语释义: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34、《左传•文公七年》中曾有云:“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魏晋时期的经学家杜预后来在注解《左传》时写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35、成语释义: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36、国贼禄鬼、国已不国、国家多难、国步多艰、国步艰危

37、楚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