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38句文案

2023-08-24 14:43:04 来源:精选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38句文案 点击:59

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

1、以上诗文系年、注释、汇评均为新创整理内容,佚文的搜罗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因此,经重新整理的《朱熹文集编年评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书文献整理研究的最新进展,相信将以其方便可靠、系统全面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这里,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

2、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3、“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4、  1178年,朱子出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建立“白鹿洞书院”,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院”,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该《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不仅成为后续中国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

5、朱子学发展到今天,显然需要一部更为完备的朱熹文集。最近面世的郭齐、尹波编注《朱熹文集编年评注》13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项应运而生的新成果。(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

6、此外,还需要注意朱熹一生中特别多样化的别署。比如,因朱熹始祖在山东邹县(山东邹城),故早年自称“邹诉,’;东汉时远祖由青州过江迁居吴郡,故也曾自署“吴郡朱熹”。又因过江后,朱氏一支曾居住在安徽当徒县境内的丹阳镇,后又南迁居平陵,故也自署“丹阳朱熹”、“平陵朱熹”。唐末,朱氏再度南迁至徽州,后定居婺源,故自称“婺源朱熹”;又因徽州古属新安郡,也常署“新安朱熹”。朱松早年曾在徽州歙县城南紫阳山读书,朱熹也因此别署“紫阳朱熹”。淳祐六年(1246),宋理宗御题“紫阳书院”匾额赐歙县城南紫阳山读书处;后来,人们也把朱熹晚年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的讲学处“武夷精舍”也称“紫阳书院”。因此,后世学子尊称朱熹为“紫阳先生”。

7、朱熹的学术启蒙是从其父那里开始的。朱松本身就是北宋理学家“二程”的三传弟子,师事罗从彦(字仲素,豫章先生)。朱松举家移居福建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理学中心之一就在闽中,这使得他在仕途不得意的日子里仍能与道学诸友保持着亲密的交往,并以此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朱熹日后能成为理学大师与“闽学”领袖,与朱松有这样一层关系是分不开的,闽中理学家乐意接受朱熹这样一位理学后人。朱松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了崇安的三位道学挚友:胡宪(字原仲,绩溪先生)、刘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刘子翚(字彦冲,屏山先生)。这三位就是早年对朱熹影响深刻,朱熹以父相事的“武夷三先生”,其中刘勉之还把女儿许配给了朱熹。

8、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9、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10、朱熹学生黄榦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11、在该书整理过程中,作者对新出现的“佚文”展开了全面的辨伪,对于每一篇,皆进行深入考辨,甄别其真伪,并发表有《朱熹两件手书作品真伪考辨》等。该书附录的《伪托误题朱熹诗文存目》,集800年来历代学者辨伪之大成,为史上首个朱熹佚文伪托误题目录。

12、   朱熹(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熹十九岁考中进士,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d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13、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14、本册所书内容节录自《易经》的〈系辞〉上、下传及〈说卦传〉,共十四开,是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墨迹。此作经元明两代藏家之手,于清乾隆时期入宫,著录于《石渠宝笈》,为流传有绪之作品。

15、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16、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般轻了。往日水少时,多少人花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17、在注释方式上,朱熹不同于汉唐学者的作风。汉唐学者注释,注重经书的原本,文字的训诂和名物的考证分量很重,做法繁琐。朱熹注释则注重阐发“四书”中的义理,并往往加以引申和发挥,其意已超出“四书”之外。总之,朱熹注释“四书”,目的不仅仅是整理和规范儒家思想,宣扬和贯彻儒家精神,其更主要的目的是把“四书”纳入到自己的理学轨道,用“四书”中的哲理作为构造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间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章句集注》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大成,而且是朱熹儒学体系的基础。

18、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宝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

19、(释文)正月卅日。熹顿首再拜教授学士契兄。稍不奉问。乡往良深。比日春和。恭惟讲画多馀。尊履万福。熹衰晚多难。去腊忽有季妇之戚。悲痛不可堪。长沙新命。力不能堪。恳免未俞。比已再上。计必得之也。得黄壻书。闻学中规绳整治。深慰鄙怀。若更有心开导劝勉之。使知穷理修身之学。庶不枉费钤键也。向者经由坐间。陈才卿觌者登第而归。近方相访。云顷承语及吴察制夫妇葬事。慨然兴念。欲有以助其役。此义事也。今欲便与区处。专人奉扣。不审盛意如何。幸即报之也。因其便行。草草布此。薄冗不暇它及。正远。唯冀以时自爱。前需异擢。上状不宣。熹顿首再拜。(卜筑帖)

20、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21、朱熹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继孔子以后的第二座高峰,元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基本上是朱熹的学说,其思想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13世纪后,这一学说体系先后传人朝鲜和日本,成为两国的重要思想,稍后,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的学说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性的思想文化。当今,国际朱子学研究方兴未艾,继续向纵深发展。

22、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23、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转自:www.binzz.com

24、朱熹一生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但并未受到最切实的重用。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二十一年(1151)春,铨试中等,授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二十七年(1157)十月,以四考满罢归,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闲居生活。直到孝宗淳熙五年(1178)八月,除知南康军(江西星子),次年三月到任,八年(1181)三月离任。八月,出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次年九月离任。光宗朝绍熙元年(1190)四月,知漳州;次年三月,除秘阁修撰,四月即以提举南京鸿庆宫奉祠归乡。四年(1193)十二月,知潭州(长沙),兼荆湖南路安抚使。五年八月,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即位不久的宁宗皇帝讲《大学》,十二月即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再次奉祠。自此,朱熹的政治生涯结束。庆元五年(1199)四月,以朝奉大夫致仕。从首次出仕到最后奉祠,在长达整整四十二年的历程中,朱熹真正在任的时间竟不足八年。因此,朱熹与同时代的知名卿士有着很不同的经历,他的一生是以著述与讲学为主的一生;但又非属于隐逸一派,而是先出游四方论学,后卜居武夷讲学。朱熹的传世墨迹:《蓬户手卷》国外私人藏,全卷包括三部份:题耑。朱熹行草手102字。宋文天祥、明方孝孺、祝允明、海瑞和唐寅之题跋。《周易系辞本义手稿残卷》日本藏《行草书诗札》南京博物院藏《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向往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四书注稿》辽寧省博物馆藏《书翰文稿卷》辽寧省博物馆藏《论语集注残稿》日本藏《致彦修少府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易系辞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赠门人彦忠彦孝同榜登第》诗册 国内私人藏《致程允夫书》辽寧省博物馆藏《赐书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深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卜筑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朱熹书法作品举例

25、“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26、朱熹《致教授学士尺牍》 草书1x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7、  1175年,朱子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会陆象山兄弟于上饶鹅湖寺,即“鹅湖之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28、ZhuXiisastudentofLiDong,athreefolddiscipleofChengHaoandChengYi,whoiscalled"ChengZhuSchool"togetherwithChengCheng.

29、清人蒋垣《八闽理学源流》卷一云:“濂溪周子敦颐,继孔、孟绝学于仁宗间,以《太极图》、《通书》授程伯子灏、叔子颐。二程之门受业最多,而刘绚、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晒、吕大临、吕大均、尹焞、杨时成德尤著。杨时,闽之将乐人。杨时归闽,受业者多,东南推其为程门正宗,遂为‘八闽理学’之始,门人胡宏、罗从彦尤著。宏传之张栻,从彦传之李侗,侗传之朱熹。”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作为理学家的朱熹,是“二程(颐、颖)”的四传弟子,最终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学说,集理学之大成,成为一代宗师,乃得与祖师并称,号“程朱理学”。朱熹的生平简介

30、1164年,金朝打压宋朝,隆兴协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31、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32、艨艟(ménɡchōnɡ):古时战船。也作蒙冲。

33、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34、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35、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朱熹墓建阳黄坑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

36、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朱熹既相对轻视,又十分宽容,这与其复杂的思想渊源有很大关系。就创作而言,朱熹的诗歌作品主要以哲理诗、山水诗和政治诗为主。其中,哲理诗将深奥的道理予以形象化的表述;山水诗则清新自然,余味隽永;而政治诗又写得直抒胸臆、金刚怒目。

37、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