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孟子孟子60句文案

2023-08-21 18:03:40 来源:精选孟子孟子60句文案 点击:59

孟子孟子

1、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2、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无灾无难;具备此一条件的人很多,那么他们都比帝王快乐吗?孟子的意思不是要强调家庭生活的重要,或者只着眼于家庭成员的平安快乐。

3、请于最下方扫码关注《北大AC课程》知识平台

4、《滕文公》是《孟子》第三篇的篇名。记录了孟子见滕文公的一些言行。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5、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孟子一方面安慰齐宣王不必过度自责,同时更期许他“推己及人”,使百姓都能适度满足基本的欲望。

7、孟子系统完善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他把“仁”上升为国家治理原则,提出了“仁政”的政治思想。孟子认为,君主如果能够把“仁者爱人”的思想引入顶层设计中,实行“仁政”,将“仁者无敌”,最终可以实现“王道”。

8、梁惠王向孟子炫耀自己的园林,孟子立即引用《诗经‧大雅‧灵台》对周文王园林的描述,进而指出“与民偕乐”才是正道。

9、  孟子名轲,此是孟子自称,历来无人有异议。

10、研读班的开办,是孟子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开创了高校与研究院所深度交流的先河。下一步,孟子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儒学特聘专家的优势,加强与高校交流往来,为弘扬孟子和儒家思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1、这句话代表了儒家学者的心声,说得既真诚又婉转。但孟子终究还是走了,因为当时各诸侯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孟子的仁政理想显然与此格格不入。

12、这句话应该从“我对万物一无所缺也一无所需”来理解。当我对万物一无所需时,我才可能彻底做到“反身而诚”。

1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4、▲梁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到,《孟子》与《尚书》作为儒家重要的两本经典具有密切联系,孟子本人即对《尚书》有着深刻的见解,结合出土文献研究《孟子》与《尚书》是当今学界的热点,也是硕博士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当树立的意识。

15、孟子昌言“民贵君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看法可以溯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所谓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但显然推进了一大步。

16、除了君子三乐,孟子另有关于快乐的说法。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三句话之间应有某种关联性,值得分别陈述。

17、既然对万物一无所需,我所必须面对及负责的只有我自己的心。反身而诚,即是反思自己并肯定自己完全做到“心之要求”,然后才会有“乐莫大焉”的体会。

18、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孟子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19、 进入知识店铺主页即可点击观看最新课程直播,

20、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

2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2、他的描写让人欣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谈到这些问题,深具自信,“有王者起,必来取法”。

23、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稷下学宫”,成为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度前往齐国,被齐宣王聘为客卿。

24、不仅其生卒年不详,就是其籍贯、名字、生平活动、师承关系以及先祖等。

25、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26、在孔子心中,“圣人”主要是指古代圣王;到了孟子,他扩大“圣人”的范围,落实了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信念。

27、东院有更衣厅三间,坐北朝南。东屋为神厨。院内外有柏树、槐树、杨树等十三棵,明嘉靖、崇祯、清康熙、乾隆、光绪等碑五通。明李化龙谒孟母祠题诗云:“三迁辛苦傍书堂,始信慈亲有义方,一断机丝延圣绪,丈夫空自说刚肠。”此即第一迁居之地。

28、人伦即是五伦(五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其中又以孝悌为根本。能做到孝亲与敬长,自然会推及于忠君与信友,如此则社会秩序趋于和谐。

29、弟子见孟子脸色不好,就请问他是否不愉快?孟子于是说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那一段豪气干云的话(《孟子·公孙丑下》)。

30、他认为学生首先要专心,譬如在学习下棋时,脑中幻想有鸿鹄将至,那么就算是遇到名师也没用。

31、孟子的回答其实是个提醒:国君若不能“与民偕乐”,最后会走上灭亡之途。国君若能与民同乐,最后可以称王天下。

32、明朝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33、有关政治的问题,孟子从未忽略教育的重要。他引述《尚书‧泰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君”与“师”必须合作,才可使百姓生活上轨道。

34、孟子如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推行他的德治仁政。他要所有的诸侯国都能通过儒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建立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实现天下为公。尽管他也如同孔子一样,劳而无功,全功尽弃,但他毕竟曾经努力过,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影响。

35、内容记述孟子政治活动及仁政、孝义、性善等政治伦理哲学思想。

36、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37、儒家的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因此一切修养都必须落实于实践此善。善又以仁为首要代表。那么如何达成仁的要求呢?答案是: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

38、重点在于:百姓才是最值得关心与照顾的。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推己及人,要称王天下并非难事。苟非如此,则想要称王天下,“犹缘木而求鱼也”。

39、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

40、孟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一件事物发展得怎么样,“道”非常关键。

4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子研究院特聘秘书长梁涛,孟子研究院d委书记赵永和,孟子书院管理部主任殷延禄,邹鲁文化开发应用研究所主任王川,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博士生、孟子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记者参加结班仪式。

42、以儒家来说,最好的示范无疑是颜渊,因为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正是“万物皆备于我”的典型状态,对万物一无所需也一无所缺),然后“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3、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

44、在为期一周的《孟子》与《尚书》研读班中,梁涛教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博士生和孟子研究院工作人员在综合古今《尚书》注解、融会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对《尚书》进行了深入解读,使大家对儒学思想源流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5、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46、人群相处,如果只知争权夺利,而不顾道义与责任,那么社会必定陷于混乱。因此,分辨义利之本末先后,是做人处世的首要原则。

47、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48、孟子的这种雄浑之气、浩然之气,也深深地影响着毛主席,后来他在读德国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就有过这样的批注:“吾之意与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及大丈夫两章之意,大略相同。”

49、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

50、《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51、由此可知当时各国君主发动战争、严刑峻罚、苛捐杂税,导致百姓随时处在死亡的阴影中,以大多数农民来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人生只剩下痛苦与死亡,真是情何以堪?

52、当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谁能统一天下”时,孟子的回答让人心惊,他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一个诸侯只要不喜欢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53、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4、他依儒家立场,与不同学派的人辩论,不仅辞锋犀利,而且头头是道。有人认为自己治水的效果超过大禹,孟子说,那是“以邻为壑”,治标不治本。

55、他昌言仁政,但肯定经济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亦即“仁政必自经界始”;他重视人伦教育,知道幸福人生不能没有礼仪规范;他从未忽略法律的必要性,他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君主的善意与合宜的法律配合,国家才可上轨道。

56、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终身之忧是:自己没有像舜一样造福天下百姓,留下美好的成就与名声。但君子不会有一时的烦恼,为个人的出处进退、成败得失而担心。

57、这事传了出去,百姓以为宣王吝啬。孟子告诉宣王,这是出于不忍之心。宣王显然高兴,以孟子为知己。但孟子接着提醒他,不宜“见牛未见羊”,因为羊也会恐惧发抖啊!

58、孟子所标举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说法激励了无数的后代儒者,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

59、结班仪式上,梁涛教授、赵永和书记、向净卿博士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子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博士生致辞。